玄猿哭处江天暮,白雁来时泽国秋。
【注释】玄猿:猿类,叫声凄厉。泽国:大水淹没过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写秋天的景色。首句写猿啼声声哀怨,暗寓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颔联写雁阵南翔,暗示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全篇以秋为背景,通过写猿、雁等动物的情态来反映时代气氛。
玄猿哭处江天暮,白雁来时泽国秋。
【注释】玄猿:猿类,叫声凄厉。泽国:大水淹没过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是写秋天的景色。首句写猿啼声声哀怨,暗寓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颔联写雁阵南翔,暗示时局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全篇以秋为背景,通过写猿、雁等动物的情态来反映时代气氛。
诗句释义与赏析 《赠鲜于伯机》诗歌赏析及注释解释 1. 诗词原文: 忆昔逢君北渚秋,藕花香里醉轻舟。 三年一别空回首,千里相思更倚楼。 明月不随春物老,碧山长带暮云愁。 天平松竹黄华水,早晚柴车得共游。 思君一日如三载,两寄诗来慰我心。 尘土愈知人世隐,风烟遥见海门深。 贫来笑我常痴坐,乱后怜君更苦吟。 历下亭前春水阔,扁舟何日重相寻? 2. 译文解读: - 忆昔逢君北渚秋
诗句释义: 1. 青灯荧荧照空壁,绮窗月上莎鸡泣。 - 青灯荧荧:形容室内灯光微弱,但依然照亮墙壁。 - 绮窗月上:指窗户装饰精美,月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 - 莎鸡泣:莎鸡因受惊或悲伤而发出叫声,这里指莎鸡在月光下啼哭,增添了一种哀伤的氛围。 2. 良人塞上远从军,独妾深闺长太息。 - 良人:对丈夫的称呼,表示爱称。 - 塞上:边疆地区。 - 远从军:丈夫被征召去远方的军队。 - 长太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全诗如下: 顽阴漠漠秋天黑,冷雨潇潇和雪滴。 涂中骑士衣裳单,半夜衔枚赴灵壁。 中州近岁雨雪多,只因戍马窥黄河。 将军锦帐衣千袭,马上挥鞭传令急。 但令饱暖度朝夕,一死沙场吾不惜。 九重日望凯歌归,安知中路行逶迤。 愿将舞女缠头锦,添作征人身上衣。 逐句释义: 1. 顽阴漠漠秋天黑,冷雨潇潇和雪滴。 - 顽阴:阴沉的天气 - 漠漠:天空中的云彩稀疏、阴暗的样子 -
秋江有芙蓉,颜色好鲜洁。 褰裳欲采折,水深不可涉。 严风下飞霜,芳艳空凋歇。 怅望一长叹,临川无桂楫。 【注释】 1. 古意二首:指诗人的一组七言绝句诗。 2. 芙蓉:荷花的别称。 3. 褰裳:提起衣裳。 4. 飞霜:即“飞花”,落花飘零。 5. 桂楫:用桂花作装饰的船桨。 【赏析】 《古意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这两首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天的江边看到美丽的芙蓉花,但因为水位过深而不能接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送别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朔风起天末,落木鸣空山。 - 朔风:北方的寒风。 - 天末:指天空的边际或远方。 - 落木:秋天树木的叶子落下。 - 鸣:发出声音。 - 空山:没有人的山。 - 这句描述了北风呼啸,树叶飘落的秋日景象,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气氛。 2. 冰霜正凝冱,游子百里还。 - 冰霜:寒冷的霜雪。 - 凝冱:凝固结块。 -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怀长源》。 诗句释义: 1. 怀长源:思念远方的朋友。 2. 凉月夜如水,秋风吹紫兰。独居怅无聊,佳人阻河山。 - 凉月夜:凉爽的月夜。 - 如水:形容月光清澈明亮,像水一样。 - 秋风吹紫兰:秋天的风轻轻地吹动紫色的兰花。 - 独居:一个人居住。 - 怅无聊:感到孤独和无聊。 - 佳人阻河山:美丽的女子被阻隔在山河之间。 3. 山河邈千里,相望何时已。云横雁影沈
【注释】 留春曲:春天即将过去,诗人以酒消愁,希望留住春天,与朋友共同欢歌。 絮飞:柳絮随风飘舞。 龙蟠玉:比喻柳树的枝条。 花殒香:凋谢的花朵。 衔烛:像蜡烛一样燃烧。 批颊:形容柳条长得很美。 倚阑:倚靠在栏杆上。 人唱:指人声合唱。 春光:春天的景色。 何如:怎么样。 典衣:典当衣物。 白日西驰水东注:阳光向西消逝,水流向东流去,喻指春天将逝,时光飞逝。 镜中丝发奈老何
解析 第一句:- 诗句:“倚天突兀耸高楼” - 注释:“倚天”,形容山楼高耸入云,仿佛直接插在天空中。“突兀”意味着突然而高,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耸高楼”则强调了山楼的高度和其给人的震撼。 - 赏析:这一句通过使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楼的雄伟与壮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下,感受到一种震撼。同时,也暗示了山楼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第二句: - 诗句:“楼上人家白玉钩” - 注释
诗句释义: 青云自致不须阶 - 意指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才华,无需借助他人梯子便可直达高位。 - 青云: 比喻官职高升或事业成功。 - 自致: 自己达成或达到。 - 不须阶: 不需借助他人帮助或梯子。 十稔从容位上台 - 形容历经十年仍能保持沉着、从容,最终登上高官之位。 - 十稔: 十年,表示时间长度。 - 从容: 态度镇定自如。 - 位上台: 登上高官的位置。 负荷一堂森柱石 -
【注释】 九江:长江在今江西一带。故人:老朋友。江水抱城回:指长江环绕城池而流,形容地势险要。汹涌回涛亦壮哉:指江水波涛汹涌,气势磅礴。雨散淮濆(fēn)随地足:雨点纷纷落下,落在淮河的南岸,使地面滋润。云移庐阜向天开:云朵移动到庐山上,像在向天空展开一样。邹子:指西汉时邹阳,因作梁孝王上书而得名“邹子”。曳裾(yì jū):衣襟拖在地上。比喻闲居无职或隐居。邹阳曾因被谗言所害,退隐不仕
注释: - 常期冠冕治朝臣:常期的帽子是冠冕,他是治理朝廷的大臣。 - 岂意天戈老此身:没想到自己已经老朽到这个地步了。 - 耿耿泉阿埋地底:泉水清澈见底,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水底闪闪发光。 - 盈盈牛女隔天津:银河像天河一样横跨天际,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 谁怜潦倒长为客:谁同情我这个穷困潦倒的人? - 自惜娉婷不嫁人:我爱惜自己的姿容,不愿意嫁给别人。 - 寓迹城闉聊自适:我在城里住下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诗为诗人在栖云寺游览时所作,表达了诗人游赏的喜悦之情。首联写“我”寻幽蹑危磴,步尽得兰若,即登高远眺,极目所见。颔联承上启下,写“我”登上高处,俯瞰四周,只见层云翻滚,飞瀑直泻,眼前景色壮美。颈联写秋色之外,夕阳之下,只有白云飘荡,而安禅的和尚却不见踪影
这首诗的译文是: 百门山 其一 一泓寒碧湛空青,喷玉跳珠不少停。 落日涌金亭下看,百泉亭是万泉亭。 【注释】 ①百门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与九华山之间的大山。这里指青阳境内的一座山峰。 ②一泓:一道清泉。 ③湛:深黑色,这里是形容水的颜色深蓝而清澈如玉。 ④喷玉:像珍珠一样喷射而出。 ⑤跃:跳跃,这里用来形容水珠跳跃的样子。 ⑥落日:落日的余晖照在山上。 ⑦涌金亭:即涌金寺
百门山 其二 太行山色扑亭除,疏影横斜水竹居。 寄语爱梅林处士,苏门风土胜西湖。 注释:百门山上的景色如同太行山一般,树木的枝叶稀疏地斜向水面,生长在竹子之中。请你告诉爱好梅花的林处士,这里的苏门风土比西湖还好。 赏析:此诗为咏物诗。首句写景,点出题意,描绘出百门山的景色,写出了其秀美、清幽的特点。次句写百门山的景致,“疏影”二字用得极妙,形象地描绘出了百门山的山姿。第三句以爱梅林处士为例
卫源庙 客来讵敢濯尘缨,蘋藻区区效寸诚。 愿乞一杯亭下水,散为霖雨济苍生。 注释: 客:来访的人。讵(jū):难道,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讵敢:怎么敢。濯:洗。尘缨:尘埃满头的官帽,这里指官场。区区:一点点。效:献,奉献。寸诚:一寸诚心,比喻微不足道的心意。 请允许我为这地方奉献一杯酒,让雨水化作甘霖洒在大地上。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卫源庙的诗,表达了诗人在卫源庙前为民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