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明月珠,荧荧珊瑚树。
承恩出畿甸,典教任文署。
长波驾征楫,鲜袂望江路。
烟景际平芜,空蒙见楚雨。
缅怀舒古城,夙昔守王度。
遗烈俨威容,孤忠共谁赋。
玄成家业旧,振铎弘化澍。
相望极我思,三山水云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仔细对照原文,一一做好相关情节与手法的归纳总结。此题考核内容为“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评价作品的艺术技巧的能力”。考生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最后再进行概括评价。
本诗前四句写送别情景。首联“皎皎明月珠,荧荧珊瑚树”,以月亮比喻王教授像明珠一样,用珊瑚树形容王教授的文采。“承恩出畿甸”一句,点明送别的缘由,王教授被皇帝召入京师任官。颔联“典教任文署”一句,写王教授在文署任职。颈联“长波驾征楫”写王教授乘船远行。“鲜袂望江路”写王教授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几句写离别的情事和环境,渲染离别气氛,烘托诗人内心的伤感之情。尾联“缅怀舒古城”,“舒城”指古舒城,王教授的故乡。“夙昔守王度”,即王教授过去曾坚守王法,不屈于权势。这两句写王教授的高尚品德。“遗烈俨威容”一句,赞颂王教授的威武形象。“孤忠共谁赋”,表达自己对王教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也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情绪。末联“玄成家业旧,振铎弘化澍”写王教授以前曾主持过教化,现在仍然在传播教化。“相望极我思”写自己思念王教授的迫切心情。“三山水云暮”,点明时间是傍晚,天气是黄昏,景色是山色水光。
【答案】
①皎皎明月(明亮)——比喻王教授像明珠一样②荧荧珊瑚树(色彩绚丽、光彩照人的珊瑚树)——形容王教授的文采③承恩(受到皇上恩宠)出畿甸(京城之外)——被皇上召入京师任官④典教(执掌教化)任文署(掌管文书的官署)——担任文教官员⑤长波(长江波浪)驾征楫(乘坐着长江的波涛)——乘船远行⑥鲜袂(鲜丽的衣服袖子)望江路(眺望江边)——告别时依依不舍⑦缅怀(追念)舒古城(舒城的古名)——追思自己的故乡⑧夙昔(从前)守王度(坚守王法)——过去曾坚持正义⑨遗烈(遗留下来的功业)俨威容(威严庄重)——赞扬王教授的威武形象⑩孤忠(孤独忠诚)共谁赋(和谁一起诉说)——无人诉说我的一片忠心⑪玄成家业旧(玄成家的基业已经陈旧)——指过去曾主持过教化⑫振铎(摇响铜铃)弘化澍(传播教化)——继续弘扬教化⑬相望极我思(远远望着你,我对你的思念无穷无尽)⑭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水云暮(天色已晚)——描写黄昏时分的景色⑮玄成:指东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经学家桓谭,他曾任议郎、尚书仆射等职,晚年潜心著述,死后谥号为“敬侯”,故人称桓君山或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