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石压寒筱,高松挂枯藤。
长怀故山景,况见故山僧。
僧今归故山,我归嗟未能。
题诗送僧归,怅然离思增。
【注释】
危石:高耸的岩石。
寒筱:小竹。
高松:苍劲挺拔的松树。
挂:附着。
枯藤:枯萎的藤蔓。
长怀:长久怀念。
故山:故乡。
况见:何况见到。
归:回到。
嗟:叹词,表示遗憾。
我:指自己。
题:在……上写。
增:增加,增多。
【译文】
高大的山峰压着寒气逼人的细竹,苍劲挺拔的松树挂着枯死的藤蔓。
我常想念着故乡那美丽的山水景致,如今又见到了故乡的僧人,更令我感伤。
僧人现在要回到故乡去,我真感到遗憾的是不能回去。
因此写下这首诗送给你,希望我的离思能够为你增添惆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从送别的时间、景物写到自己的感慨,最后以题赠诗句作结,情真意切。
首句“危石压寒筱”,是说诗人站在惠山脚下,远远望去,只见一块高耸入云的巨石巍然矗立,把寒风刺骨的小竹子压住,这使人感到大自然的力量之大。次句“高松挂枯藤”,则是说那苍劲挺拔的老松,虽然已干枯了枝叶,但依然昂然挺立,好像在为寒筱挡风遮雨一样。这一句与上句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出一片荒凉冷落的气氛。三、四两句,写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长怀故山景,况见故山僧”。这一句是对前两句景物的概括。“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了他对大自然和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而“况见故山僧”一句,则更是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渴望回归的心情。
五、六两句,写眼前的情景。“僧今归故山,我归嗟未能。”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像僧人那样回到故乡去,心中不免有些遗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露自己的感情,而是用反诘的语气将这种情绪委婉地表达出来。“我归嗟未能”,既是对前面“长怀故山景”的回应,也是对自己不能像僧人那样回到故乡的叹息。
诗人通过题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题诗送僧归,怅然离思增。”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福和期望,也流露出他对分离的惆怅之情。诗人以“怅然”二字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他在离别时的心情,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泪流满面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