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醴徐泂酌,银灯消薄寒。
清谈方欲洽,高宴殊未阑。
孰知契阔馀,尽此平生欢。
惊风起山阿,断鸿行路难。
嘉会岂云易,长歌为辛酸。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如“景物描写”“手法”“情感”,来分析诗歌。

玉山佳处以夜阑更秉烛相对

“玉山佳处”即玉山之佳地,这里暗指友人的住处,“以夜阑更秉烛相对”是说在夜晚的时候,诗人与友人在朋友家对饮,秉烛相对。“玉醴徐泂酌,银灯消薄寒”,点明时间是深秋之夜,诗人在友人家中饮酒赋诗。“玉醴”指清甜可口的美酒,“徐泂酌”表明酒已斟满,而诗人却要“徐”饮,说明诗人心情舒畅、怡然自得,也暗示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银灯消薄寒”是说室内的灯光照亮了寒冷的外室,也照出了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喜悦。“清谈方欲洽,高宴殊未阑”,这两句写出了两人的谈话和宴会还没有结束,表现了友情的深厚,同时也反映出两人之间志趣相合,情趣相投。

孰知契阔馀,尽此平生欢

“孰知契阔馀,尽此平生欢”是说谁能够知道离别后还有重逢的机会?诗人此时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通过“孰知”二字表达了自己对这次分别后能否再相见到的疑惑,同时也表达了对这次相聚的珍惜。“契阔馀”指的是离别后的时间,“平生欢”指的是一生的快乐,诗人用“契阔馀”和“平生欢”这两个词,既表达了对这次分别的感慨,又表达了对这次相聚的珍惜。

惊风起山阿,断鸿行路难

“惊风起山阿,断鸿行路难”是诗人在饮酒赋诗之余,看到窗外的风起云涌,听到了远处的鸿雁哀鸣声,内心不禁为之一震。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比作山间飞起的鸟儿,将鸿雁比作路上的行人。这里的“惊”、“断”二字,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震撼和痛苦。

嘉会岂云易,长歌为辛酸

最后两句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对前四句的回顾,表达了自己对这次聚会的感慨和留恋。“嘉会岂云易”是说美好的聚会怎么会容易到来;“长歌为辛酸”是说为了这次聚会而写下的这首诗,充满了辛酸的情感。

【答案】

玉盏斟美酒,银灯映寒月。

清谈共畅饮,欢乐乐无疆。

谁知离别久?此生共欢愉!

风吹断行客,孤鸿难归乡。

悲歌抒忧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