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五月少人过,门巷春泥奈雨何。
满树枇杷莺窃尽,一阶芳草蚁行多。
因思诸葛吟《梁父》,却笑苏秦谩揣摩。
老我衰年无白发,从今也合号涪皤。

【注释】

尧文文学过访赋别兼简鹤斋薛真人(二首)其一:尧文,字文宪,号鹤斋,唐人。薛真人,即薛逢。

五月少人过,门巷春泥奈雨何:五月,指五月初夏时节。人少,指来访的客人不多。门巷,指家门前的巷子。春泥,指春天的泥土。奈雨何,奈何。

满树枇杷莺窃尽,一阶芳草蚁行多:满树枇杷,指门前种植的枇杷树。莺窃尽,指树上的鸟儿啄食完枇杷果实。行多,形容蚂蚁数量多。

因思诸葛吟《梁父》,却笑苏秦谩揣摩:因思,于是思考。吟《梁父》,指刘备在成都时曾作《梁甫吟》。《梁父吟》是诸葛亮为表达自己匡扶汉室、恢复中原大业的理想抱负而创作的诗歌。谩揣摩,徒自揣测。

老我衰年无白发,从今也合号涪皤:老我,作者自称。衰年,年纪已高的时期。无白发,指头发没有变白。从今,从此以后。也合,应当。号涪皤,以“涪皤”自称。涪皤,即涪翁,唐代诗人薛逢的别号。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与友人分别之作。前二句写景,后二句叙事,最后两句抒情。

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好友相见时的欣喜情景。诗人与好友相聚在五月天,门前的小巷里只有春泥和雨水了,可见两人相聚的时间不长。这两句诗中“少”、“奈”这两个词很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三、四句写门前的枇杷树被小鸟啄吃得干干净净,台阶上的青草被蚂蚁踩出很多痕迹,这反映了朋友离去给诗人带来的寂寞之感。

后两句抒发感慨:想起诸葛亮在《梁甫吟》中所表达的匡复汉室的理想,又觉得像苏秦那样空有远大的抱负,却只是徒然地揣摸,感到可笑。

结语写自己的感受:既然已经老了,头发也变白了,就应当自称为涪翁了。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一位老翁对友人离别时的感伤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