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年间多快乐,丙申之岁少留连。
公公莫作绵绵计,花圃终须变野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分析选项,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作答。

题阙:题写宫阙。阙:皇宫门前的望楼。

戊子: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丙申: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

“多”一反常理,表明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少留连”与前句形成对照,突出了作者的忧思。

公公:指秦桧。绵绵计:指不杀岳飞等主张投降的大臣的计划。变野田:指将花圃改为田地,表示收复失地的决心。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首联以“多快乐”“少留连”为反说,表明对国家大事的忧虑;颔联“莫作”“终须”两词,点出“公公”秦桧的阴谋诡计;颈联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

全诗结构紧凑,语言简练,用典贴切自然,既表现出诗人的愤慨,又流露出他的希望。

【答案】

译文:

宣和五年,我生活在一个快乐的世界;绍兴三十二年,我却在忧心忡忡之中度过。秦桧不会改变主意,花圃终究要变成野田。

注释:① 戊子年: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②丙申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

③多:反语,实为忧虑之辞。④留连:依恋徘徊。⑤绵绵计:指不杀岳飞等主张投降的大臣的计划。⑥变野田:指将花圃改为田地。⑦“公公”:指秦桧。⑧莫作:不要作出。⑨终须:最终会

⑩赏析:

《题阙》是一首讽时之作,借咏古抒怀。上片先以宣和五年与绍兴三十二年作对比,说明自己生活的时代不同。下片则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公公莫作绵绵计,花圃终须变野田。”意思是说:奸臣秦桧不会改变他投降的打算,花圃终究会变成田野。此诗语言简洁明快,风格豪迈激越,感情真挚深沉,表现了词人忧国爱民的赤诚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