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峰顶神仙府,石径崎岖几屈盘。
老兔幻来呈玉印,蛰龙飞去赖金丹。
乔松白鹤天坛远,流水碧桃仙洞寒。
何处吹笙明月下,珊珊环佩欲骖鸾。

【赏析】

此为游茅山的一首七绝,描绘了茅山的神奇景色和仙境般的环境。诗中通过描写神仙府、玉印、金丹、仙洞等物象,展现了茅山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老兔、蛰龙等生物的形象刻画,传达出茅山的神秘氛围。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 大茅峰顶:指茅山的最高峰。
  2. 石径:指通向山顶的石阶。崎岖:形容山路陡峭不平。几屈盘:几经曲折。
  3. 老兔幻来呈玉印:比喻仙人突然出现,手持玉印。
  4. 蛰龙飞去赖金丹:比喻仙人飞去,借助神奇的药物得以恢复。
  5. 乔松白鹤天坛远:指远处的天坛山上有高大的松树和白鹤。
  6. 流水碧桃仙洞寒:指山下的桃花源中流水潺潺,仙气逼人。
  7. 何处吹笙明月下:形容在明月下吹笙的声音。
  8. 珊珊环佩欲骖鸾:指仙子们佩戴着华丽的饰物,仿佛准备与鸾鸟一起飞翔。

【译文】
大茅峰顶是神仙的府第,石径蜿蜒曲折,几经曲折才到达峰顶。
老鹰幻化成玉印,蛰伏的龙借助金丹飞升。
高耸入云的天坛山上有高大的松树和白鹤,山下的桃花源中流水潺潺,仙气逼人。
明月之下,何处传来笙声,仙子们身着华丽服饰,如同准备与鸾鸟一起飞翔。

【赏析】
这首诗以游历茅山的经历为背景,通过对茅山风景和仙人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仙境世界。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修辞手法,如“老兔幻来呈玉印”和“蛰龙飞去赖金丹”,这些形象的描绘使得茅山的仙境更加鲜活,充满了神秘感。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意又富有想象力。最后,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茅山仙境的向往之情,使人读后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仙境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