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
【注释】:
鸟啼红树:红色的树叶,指杜鹃花。
翠微:山色青翠。
中:里。
赏析:
“鸟啼红树”,即杜鹃啼血,是唐末五代诗人杜牧《山行》诗中的名句,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山野图景;“人在翠微”,即人在青山绿水之间。整句诗意为:鸟儿在红色的杜鹃花丛中啼叫,人则在绿色的山林中徜徉。此诗意境清新明丽,充满生机。
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
【注释】:
鸟啼红树:红色的树叶,指杜鹃花。
翠微:山色青翠。
中:里。
赏析:
“鸟啼红树”,即杜鹃啼血,是唐末五代诗人杜牧《山行》诗中的名句,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山野图景;“人在翠微”,即人在青山绿水之间。整句诗意为:鸟儿在红色的杜鹃花丛中啼叫,人则在绿色的山林中徜徉。此诗意境清新明丽,充满生机。
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 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 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 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注释: - 金陵使者渡江来:金陵使者指的是从金陵(今南京)来的使者。渡江来表示他们从长江的南岸来到了北岸。 - 漠漠风烟一道开:形容风和烟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清新的感觉,仿佛一条宽阔的道路被打开。 - 王气有时还自息:王气在这里指的是帝王之气
【注释】: 御制诗:皇帝亲自写的文章。 精虔祷上天:虔诚地祷告上天。 己算益亲年:自己的愿望是能让父母长寿。 孝心感格天心动:孝顺之心感动了上天,上天因此动了恻隐之心。 恍惚神将帝命传:恍惚中,神将天上的旨意传达下来。 母渴思瓜正岁寒:母亲渴得想吃瓜,正值寒冬。 那堪山路雪漫漫:怎忍忍受这漫长而漫长的道路。 双瓜忽产空岩里:突然在空山岩石之中发现了两个小瓜。 归奉慈亲痼疾安:把这两个小瓜带回
【赏析】 此为游茅山的一首七绝,描绘了茅山的神奇景色和仙境般的环境。诗中通过描写神仙府、玉印、金丹、仙洞等物象,展现了茅山的壮丽景象;通过对老兔、蛰龙等生物的形象刻画,传达出茅山的神秘氛围。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注释】 1. 大茅峰顶:指茅山的最高峰。 2. 石径:指通向山顶的石阶。崎岖:形容山路陡峭不平。几屈盘:几经曲折。 3. 老兔幻来呈玉印:比喻仙人突然出现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1. 九曲溪山紫气分,千年来驻武夷君。 - 九曲溪:指的是武夷山中蜿蜒曲折、风景秀丽的河流。 - 紫气: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常常有紫色的气息弥漫,这里指代武夷山的美丽景色。 - 千年来驻武夷君:武夷山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将相的隐居之地,这里的“君”泛指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文人雅士。 2. 仙家开宴人曾遇
刘仙岩,是明代诗人。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七言绝句,通过描绘苍山、云海、洞穴、楼台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削云千丈倚苍崖,箭括通天一窍开。”这句诗描绘了一座高大的山峰矗立在苍翠的山崖之上,云雾缭绕,仿佛有一道箭括直通天际。这里的“削云千丈”形容山峰之高,“苍崖”则形容山势险峻,“箭括通天”则比喻山峰直入天际。整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宏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泛称江南地区。采蘋:一种水草。 催起:催人起床,此处形容春风的催促作用。 鸥边:江边的鸥鸟。 马首:马的头。 伯仲:兄弟,朋友之间的比较。 潘舆:古代的一种车名,此处泛指轿子之类。 【译文】 日落的时候在江南吟唱采蘋,春风催促着你匆匆出发去上任。 碧绿的水面和岸边的水草随风飘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新绿的花海。 你的诗文才情应该独步天下
这是一首赞美竹逸亭的诗。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题界溪顾处士竹逸亭 “题”是题写的意思,“界溪”指的是流经的溪水,“顾处士”是指顾先生,即顾处士,他在此建了竹逸亭。 2. 筑室临溪界两分 “筑室”指的是建造房屋,“临溪”指的是靠近溪流,“界两分”表示房屋建在溪水的两边,形成了一种对称美。 3. 修筠回绕翠如云 “修筠”指的是修长的竹子,“回绕”描绘了竹子的生长形态
诗句释义: 1. 遥望灵峰壮大邦:"遥望"表示从远处看,"灵峰"指代某个具体的山峰或山峦。"壮大邦"形容山峰雄伟壮观,如同一个强大的国家。 2. 攀游陟岭过清江:"攀游"指爬山或登山,"陟岭"是登过山岭的意思。"清江"是指清澈的江流,这里可能指的是河流。 3. 日辉花影霞舒院:"日辉"是阳光照耀的意思,"花影"指花的影子,可能因为光线照射而显得更加美丽。"霞舒"是云彩舒展开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