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里娟娟纳月光,床头顾影转凄凉。
束书几日还山去,露坐弹琴秋树傍。
【注释】
纳:吸收、容纳。
床头:床上。顾影:自视。转凄凉:感到悲伤。
束书:收拾书籍。还山去:辞官归山。露坐:露天而坐。弹琴:指抚琴弹奏。秋树傍:在秋天的树旁。
【赏析】
《对月同文宗兄赋》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悠远。
“窗里娟娟纳月光,床头顾影转凄凉”,开篇两句写景。首句写月光从窗户照进屋内,第二句则描写自己独坐在床沿上,对着窗外明亮的月光,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内心感到十分凄凉。“纳月光”三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明净、洁白,又表现出作者面对明月所感受到的一种孤寂之情、凄清之感。“娟娟”二字用来形容月光,也暗含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因为月亮本是一种明亮、皎洁的象征,所以作者将“月光”比作“娟娟”。
“束书几日还山去,露坐弹琴秋树傍”,第三四句写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情景。“束书”即收拾书籍的意思。“还山”即辞官归隐。“弹琴”则是诗人在秋树下,独自弹琴的情景。“秋树傍”三字既表明了时间,也表现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即秋高气爽的季节,自己却独坐树下弹琴,内心难免产生一些感慨和惆怅。“弹琴”一词不仅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秋夜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之情,语言简洁明快而含蓄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