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风雨怜人,独芦中声最凄黯。余自河桥望芦,过处一碧无际,归枕故丘,每怀拍拍。武林唯独山王江泾百脚村多芦。时乎风雨连朝,能独乘舟卧听,秋声远近,瑟瑟离离,芦苇萧森,苍苍蔌蔌,或雁落哑哑,或鹭飞濯濯,风逢逢而雨沥沥,耳洒洒而心于于,寄兴幽深,放怀闲逸。舟中之中谓非第一出尘阿罗汉耶?避嚣炎而甘寥寂者,当如是降伏其心。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手法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掌握,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乘舟风雨听芦”句的意思是:乘舟在风雨声中聆听芦荻丛中传来的声音。

译文:我独自在河桥上望着芦苇丛,经过的地方一片碧绿没有边际;归卧故丘,常常思念拍打拍打芦苇的人。武林县唯独山王江泾百脚村有很多芦苇。当风雨连绵不断时,我能独自坐在船上躺着倾听秋声,远处近处,风吹芦苇瑟瑟作响,雨打芦苇淅淅沥沥;有时雁鸣声哑哑,或鹭鸶飞濯濯;风和雨交织着,耳朵洒洒沥沥,心中空空荡荡;寄情于这幽深深远的境界,胸怀旷达闲逸。

注释:“独”:独自。“河桥”:地名。“拍拍拍”:形容声音急促而连续。“萧森”:萧飒凄凉。“阿罗汉”:即“阿罗呵”,佛教语,指修行得道者。“出尘”“降伏其心”两句的意思是:避嚣热而甘寂寞者,应当像这样降伏其心,即以出家修行来摆脱尘世纷扰之苦。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听芦声的写景抒情小诗。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及环境氛围,为下文作铺垫;二句写诗人独坐河边,远望芦苇,感受秋风拂动芦苇的声响;三句是诗人对前两句景象的联想,写出了诗人因孤独而思念友人的情感;四句是对前三句景象的进一步渲染,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相别的感慨之情;五至八句是对前三句景象的深入描写,写出了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引起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最后两句是对前三句景象的升华,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重逢的愿望。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富有哲理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

【答案】

示例:第一联:诗人独坐河边,面对秋天的景色,听着风吹动芦苇的声响。第二联:诗人眺望芦苇丛,看到过路的行人匆匆而过。第三联:诗人联想到自己与友人离别,内心感到空虚惆怅。第四联:诗人想象友人离去后的生活情景。第五至七联: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在一起时的欢乐时光。第八联:诗人表达了与友人重聚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