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
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
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
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镫看。
夜坐念边事
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
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
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
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镫看。
注释:
- 萧然一室如僧舍:形容房间空旷寂静的样子,就像僧人居住的房间一样。
- 秉烛焚香坐夜阑:拿着蜡烛,点燃香料,坐在夜晚的尽头。
- 却笑酒酣毡帐暖:虽然已经喝得醉醺醺,但毡帐(帐篷)里还是温暖舒适。
- 谁怜漏永铁衣寒:没有人可怜我穿着铁甲冷得像冰,因为“漏”指古代铜壶滴漏,用以计时。
- 安知天下无三杰:怎么知道天下没有像李、张、郭这样的杰出人物呢?
- 但愿军中有一韩:希望军队中能有像韩信一样的将领。
- 世事关心成感慨:因为关心时事而产生感慨。
- 旋移书卷就镫看:随即将书籍移至灯前阅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军营生活的诗歌。首句以“萧然一室如僧舍”来形容军营的安静和寂寥;接着通过对比“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来表达作者对军旅生活的无奈与辛酸,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豪情壮志;然后诗人以“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韩信一样的杰出人才,为国效力;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关心以及对战争的感慨,并决心用读书来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充分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精神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