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带青摘穗不候熟,老稚藉此聊充饥。
去年夏旱秋又水,榖麦无收民受馁。今年种麦十二三,纵有收成无积累。
了却官租馀几何,女嫁男婚债负多。公私用度皆仰给,可喜时清无重科。
有司牧民当体此,爱养苍生如赤子。庶令禄位保始终,更有清名播青史。
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昭昭不尔私。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
【注释】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带青摘穗不候熟,老稚藉此聊充饥。
去年夏旱秋又水,榖麦无收民受馁。今年种麦十二三,纵有收成无积累。
了却官租馀几何,女嫁男婚债负多。公私用度皆仰给,可喜时清无重科。
有司牧民当体此,爱养苍生如赤子。庶令禄位保始终,更有清名播青史。
剥民肥已天地知,国法昭昭不尔私。琴堂公暇垂帘坐,请诵老夫收麦诗。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写于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当时天下大旱,农民们颗粒无收,生活艰难,作者在家乡看到农民们为了糊口,只好把刚成熟的大麦、小麦摘下来晒干后卖掉,心中十分难过。他作此诗,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全诗分两部分,前半部分写灾民之苦,后半部分写自己的感慨。
首联“大麦收割蚤,二麦收割迟。带青摘穗不候熟,老稚藉此聊充饥”,写的是大麦和小麦成熟的时候,农民们急于将它们卖出去换些钱来维持生计,甚至一些年纪很大的老人和小孩子也都去卖他们的庄稼。这两句写出了灾年的悲惨景象。
颔联“去年夏旱秋又水,榖麦无收民受馁”,写的是去年的灾害,今年的灾情更加严重,粮食歉收,百姓们饥饿难耐。这两句表达了王冕对于灾年人民生活的同情。
颈联“了却官租馀几何,女嫁男婚债负多。公私用度皆仰给,可喜时清无重科”,写的是国家和社会对农民的盘剥以及农民的困境。这里的“官租”指的是国家对农民征收的赋税,而“女嫁男婚债负多”则是指结婚的费用。这两句表达了农民们的无奈和辛酸。
尾联“有司牧民当体此,爱养苍生如赤子。庶令禄位保始终,更有清名播青史”,写的是作为官员应该体谅农民的苦难,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他的名声就可以流传千古。这里强调的是官员的责任和担当。
整首诗通过描写灾年农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的担忧。同时,也呼吁官员们要关心民生,减轻农民的负担,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此外,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让人读来深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