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上风烟接九河,中丞勋业此方多。
不愁浚凿劳轩橇,长恐才贤负罻罗。
白日林中瞻仗钺,青霄花下忆鸣珂。
即知诏掌中台近,定许时从禁掖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关键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愁浚凿劳轩橇”中的“浚凿”,是挖开的意思;“轩橇”,是指车辇,这里指代皇帝出行所用的车驾。这两句的意思是:不愁挖山填河去修建宫室,担心的是才德出众的贤人会被罗织罪名而受冤屈。“长恐才贤负罻罗”意思是说,我常常担心的是,那些有才华的贤人会被诬陷,被罗织罪名而受冤屈啊。这一句诗人抒发了自己为政清廉、正直敢谏的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忧虑。“即知诏掌中台近,定许时从禁掖过”意思是说,我早就知道,皇上对我十分信任(恩宠),我一定能够时常从内宫经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信任和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答案】
济上坐浅斋中丞半隐园
其一
济上风烟接九河,中丞勋业此方多。
不愁浚凿劳轩橇,长恐才贤负罻罗。
白日林中瞻仗钺,青霄花下忆鸣珂。
即知诏掌中台近,定许时从禁掖过。
译文注释
①济上:济水一带,指黄河以南地区。②坐:居住。③斋中丞:中丞,指宰相。④“半隐园”:半隐居之地,指中丞府邸。⑤“风烟”句:形容黄河之广,风烟相接,气势磅礴。⑥“中丞”句:言其政绩显著,功绩卓著。⑦“不愁”句:言治理黄河,不怕劳民伤财,只要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就行了。⑧“长恐”句:言担心贤才之士被陷害。⑨“白日”句:白日之下,指太阳之下;林中指树木丛生的地方。⑩“青霄”句:言在高高的蓝天白云之中,想起昔日鸣珂的马车,想到曾经的荣华富贵。⑪“时从”句:意即时时从宫内经过。⑫赏析: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当时作者任中书舍人,因敢于直谏,屡遭贬斥,因此他写下了这首《济上坐浅斋中丞半隐园二首》。前一首写其治河之功,后一首写其忧国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