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禁苑看新菊,犹记分题赋玉堂。
紫阁十年人几在,青山一别意难忘。
未妨宝剑花前舞,莫惜金钩月下藏。
烂醉长安李供奉,还能染翰侍君王。
{《林太史以赏菊诗来示用韵并答》是明代尹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曾从禁苑看新菊:我曾有幸从皇家花园欣赏过新鲜的菊花。
犹记分题赋玉堂: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共同在玉堂中赋诗的情景。
紫阁十年人几在:紫阁十年间,许多故人已不在人世。
青山一别意难忘:与青山的离别之情,至今仍难以忘怀。
未妨宝剑花前舞:没有担心宝剑被折断,可以在花前尽情舞蹈。
莫惜金钩月下藏:不要吝啬,让金钩在月下隐藏吧。
烂醉长安李供奉:我将在长安烂醉如泥,侍奉我尊敬的李供奉。
还能染翰侍君王:我还能挥毫泼墨,为君王服务。
赏析:
这首诗是尹台对友人林太史的回应,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菊花和自然景色,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整体而言,这是一首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优秀作品。]} 标题:《林太史以赏菊诗来示用韵并答》赏析
《林太史以赏菊诗来示用韵并答》是明代诗人尹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曾从禁苑看新菊,犹记分题赋玉堂”,让我想起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他们在一起品茶论诗,交流思想,相互切磋。这里的“新菊”象征着青春和活力,而“玉堂”则代表了他们的学识和修养。这种场景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诗中提到的“紫阁十年人几在,青山一别意难忘”,则让我想到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许多人已经离开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那些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这是一种对过去时光深深的眷恋和不舍,也是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深刻理解。
诗的最后一句“未妨宝剑花前舞,莫惜金钩月下藏”,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这里提到的“宝剑”和“金钩”都是古代战士常用的武器,象征着勇气和力量。而“花前舞”和“月下藏”则分别代表了生活中的放纵和内心的宁静。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生活状态,其实都是诗人追求自我实现的表现。
《林太史以赏菊诗来示用韵并答》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揭示。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