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使诗情浑放闲,故移吟眺入孤攀。
春光澹荡烟中寺,暮色依微雨外山。
柳换旧条当户碧,竹垂新箨满林斑。
也知市巷同三径,定有求羊数往还。

诗句释义

1 恐使诗情浑放闲: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担心自己的诗歌情感过于放松和随意,可能失去严谨和专注。这里的“浑放”指的是不加约束的、自由自在的情感状态,而“闲”则是指过度的、无目的的状态。

  1. 故移吟眺入孤攀:这句表达了诗人为了寻找更好的创作灵感或心境而特意选择去攀登高处。这里的“孤攀”意味着独自一人攀登,强调了诗人对个人创作空间的重视。

  2. 春光澹荡烟中寺:这句描述了春天时寺庙周围景色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其中的“春光澹荡”形容春天的气息温柔而淡雅,而“烟中寺”则暗示了寺庙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的景象。

  3. 暮色依微雨外山:这句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薄雾蒙蒙,天空中的云彩被夕阳映照得微微透亮,增添了几分神秘和美丽。这里“暮色依微”形容天色渐暗但仍有一丝余晖,而“雨外山”则表示山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

  4. 柳换旧条当户碧:这句描写了春天里柳树新绿的枝条摇曳生姿,给房屋的窗户带来了一片翠绿。这里的“换旧条”指的是柳树枝条由旧换新,而“当户碧”则形容这些新长出的柳条正好遮挡了窗户前的阳光,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美。

  5. 竹垂新箨满林斑:这句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竹林中的美景。竹子的新笋破土而出,挂在竹竿上,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得整片树林都变得斑驳陆离。这里的“新箨”指的是竹子的新笋,而“满林斑”则形容这些新笋的颜色丰富多变,给山林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6. 也知市巷同三径: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城市生活的看法。这里的“市巷”指的是城市的街道,而“三径”则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一个典故,指的是通往孔子居所的三条小道,象征着隐逸的生活。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喧嚣、追求自然生活的愿望。

  7. 定有求羊数往还:这句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这里的“求羊数”指的是牧羊人,而“往还”则表示他们之间频繁的交流与互动。通过这句诗,诗人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即人与自然之间可以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日落、云雾、植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充满了诗意与哲理,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敬畏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