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谁能便息闲,羡君林卧足幽攀。
长吟未厌聊题阁,大隐元知不在山。
春至小园花有晕,人稀深巷藓成斑。
只应剩买逋仙鹤,水曲城阴自放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第一句:“尘土谁能便息闲”
- “尘土”象征着世俗和尘世的纷扰。
- “谁”在古诗中常常用来反问或强调某种情感。
- “便”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迫切或无奈的情绪。
- “息闲”意为休息、放松,但此处可能表达一种追求宁静的愿望。
- 第二句:“羡君林卧足幽攀”
- “羡”表示羡慕或敬仰的情感。
- “君”是对某人的尊称。
- “林卧”意味着在树林中安睡,形容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 “足幽攀”中的“足”表示满足或达到,“幽攀”则暗示在山林中深入探索或隐居的生活。
- 第三句:“长吟未厌聊题阁”
- “长吟”指的是长时间的吟诵或歌唱,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的创作活动。
- “未厌”表示没有厌倦或满足。
- “聊题阁”中的“聊”有暂且、略微的意思。
- “阁”通常指楼阁,这里可能代表文人雅集之地。
- 第四句:“大隐元知不在山”
- “大隐”意指真正的隐士,即不通过隐居来逃避现实。
- “元知”表示本来就知道或意识到。
- “在山”意味着仍然在山中居住或工作。
- “不在山”可能表示虽然身处山林,但内心并不真正满足,或者在寻求更大的隐逸之道。
- 第五句:“春至小园花有晕”
- “春至”指春天的到来。
- “小园”可能指的是一个小花园或庭院。
- “花有晕”中的“有晕”形容花朵的颜色鲜艳或有层次,如同晕染一般。
- 这句诗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使得花园中的花朵更加绚丽多彩,充满了生机。
- 第六句:“人稀深巷藓成斑”
- “人稀”表示人很少,偏僻。
- “深巷”可能指的是狭窄而幽静的巷道。
- “藓成斑”中的“成斑”意味着苔藓覆盖了地面,形成了一片斑驳的色彩。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安静且僻静的环境,苔藓的自然生长为这种环境增添了一份原始的美。
- 第七句:“只应剩买逋仙鹤”
- “只应”是一种假设语气,表示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做到。
- “买逋仙鹤”中的“逋仙鹤”指的是传说中的隐士之鹤,寓意追求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只有在购买到传说中的仙鹤才能体验到真正的隐逸生活。
- 第八句:“水曲城阴自放还”
- “水曲”可能指的是水流弯曲的地方,给人一种优美和宁静的感觉。
- “城阴”可能是指城墙的影子或周围的环境。
- “自放还”中的“自放”表示自由自在地生活,“还”可能表示回归或返回。
- 整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人们可以在水边的弯曲处自由地生活,回归自然和内心的平和。
吴山人长吟阁用韵四首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隐逸情怀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生活方式的追求。同时,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高洁人生境界的向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