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麦新桃带远林,驱车古道暮烟深。
三春倦客江关思,千里浮云海岱阴。
片月几悬清夜梦,尺书欣见故人心。
东南倚剑同孤抱,怅望空为梁甫吟。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要求考生能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语言,评价作者观点态度和思想品质,理解诗歌的情感,赏析作品的意境特点,领悟作品所体现的人生价值,并有自己的思考。答题时先明确具体的题型,然后结合诗歌进行具体分析,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最后要写出诗句赏析的结果。
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答题思路如下:
(1)首先指出诗歌中的重点字词,这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题目类型,答题方法:①解释重点词语在诗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还原为一幅画面;③点出画面的内容;④概括画面所表现的主题;⑤分析所描写景物的特点;⑥扣住主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然后指出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如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3)最后指出诗歌的思想情感。
(4)最后指出诗句运用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技巧,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
细麦新桃带远林,驱车古道暮烟深。
三春倦客江关思,千里浮云海岱阴。
片月几悬清夜梦,尺书欣见故人心。
东南倚剑同孤抱,怅望空为梁甫吟。(注释:晚春时节在高唐路上遇到丁朱方伯,有感而发写下这四句诗来描述自己的内心。细麦新桃:指初夏时节。驱车古道:指傍晚驾车行于古旧道路。三春:指早春三月,即春季三个月。江关:指长江关口。梁甫吟:指《梁父吟》。)
译文:
初夏时节在高唐的路上遇到了丁朱方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细麦新桃带远林,驱车古道暮烟深。
三春倦客江关思,千里浮云海岱阴。
片月几悬清夜梦,尺书欣见故人心。
东南倚剑同孤抱,怅望空为梁甫吟。
赏析:
首联“细麦新桃带远林,驱车古道暮烟深。”写诗人在高唐途中偶遇朋友的情景。细麦,指早春三月,即春季三个月;新桃,是春天特有的物候现象之一,即桃花开放;带远,意为带着远方的景色;“带”字用得非常巧妙,将“柳”与“桃”联系起来,使二者互为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远林,指的是远处的树林;“带”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柳树随风摇曳的景象,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
颔联“三春倦客江关思,千里浮云海岱阴。”写诗人旅途劳顿之苦。三春是指早春三月;江关,即长江关口,这里借指诗人所处之地;“倦客”,指疲惫不堪的旅人;“浮云”,比喻飘忽不定的事物或心境;海岱,泛指大海;“阴”,暗也,这里指阴暗。
颈联“片月几悬清夜梦,尺书欣见故人心。”写诗人在高唐路上偶遇朋友的情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片月,即一弯明亮的月亮;几悬,意为悬挂在高处的月亮;清夜里的月光洒在诗人的身上,诗人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尺书,即书信,这里指丁朱方伯给诗人的来信;欣见,喜悦地见到;故人,即老朋友;“欣”,意为喜悦,高兴;“见”是看见的意思;“故心”,即老朋友的心。
尾联“东南倚剑同孤抱,怅望空为梁甫吟。”写诗人在高唐路上偶遇朋友的情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东南,指南方;倚剑,指佩带宝剑;孤抱,意为孤身一人;梁甫吟,指《梁父吟》,古代的一种乐府诗体。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旅途劳顿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