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诗名传庆历,中郎经术载鸿都。
从知蔡氏文章盛,又见司空藻润敷。
六郡良家怀节制,三河闲府慰流逋。
古求政学优难并,伯益于今赞帝谟。

注释:

少司空蔡子木考绩北上:少司空,官名,为三品。子木,指蔡襄,字君赐,号东湖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考绩,考核政绩。北上,进京朝见皇帝。

学士诗名传庆历,中郎经术载鸿都:学士,指宋仁宗时宰相吕夷简的女婿王拱辰(即王尧臣)。庆历,宋仁宗年号。中郎,指范仲淹。范仲淹曾于庆历年间任中书舍人。载,携带。鸿都是汉代皇家藏书之处,此处借指皇家收藏的图书。

从知蔡氏文章盛,又见司空藻润敷:从知,深知。蔡氏,这里指蔡襄。文章,这里指书法和诗文。盛,繁盛。司空,指蔡襄曾任的吏部侍郎等职。藻润,比喻文辞华美。敷,广泛流传。

六郡良家怀节制,三河闲府慰流逋:六郡,泛指南京洛阳附近六个州郡。良家,指士族或贵族之家。怀,有。节制,指掌握行政大权。流逋,流亡在外的人。慰,安慰。

古求政学优难并,伯益于今赞帝谟:古,古代。求政学优难并,意思是说古代寻求政治清明、学问优秀的人才是很困难的。伯益,古代贤人。《尚书·舜典》:“伯益作井。”帝谟,帝王的谋略。谟,计谋;策略。

赏析:

本诗是诗人对好友蔡襄的颂扬之作。蔡襄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学者,他的文章和书法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仕途也相当顺利。这首诗就是诗人对他的这些成就的赞扬。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蔡襄”这一主题进行赞美。

首句“少司空蔡子木考绩北上”,直接点明蔡襄的身份和他的仕途状况。少司空,三品官阶,是高级官员的象征;考绩,考核政绩,是对官员工作的一种评价;北上,进京朝见皇帝。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蔡襄仕途顺利、备受赞誉的画面。

接下来的几句分别描写了他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才能。“学士诗名传庆历,中郎经术载鸿都”,这里的学士,指的是王拱辰的儿子王尧臣,他是宋仁宗时宰相吕夷简的女婿,以博学著称,与苏轼等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庆历,宋仁宗年号。中郎,指范仲淹。范仲淹曾于庆历年间任中书舍人。载,携带。鸿都是汉代皇家藏书之处,此处借指皇家收藏的图书。这三句诗的意思是:学士王尧臣的诗名在庆历年间已广为传颂,中郎范仲淹的经术被载入皇家珍藏的《鸿都》。

接下来两句继续赞颂蔡襄的才学。“从知蔡氏文章盛,又见司空藻润敷”,这里的从知,意为深知。蔡氏,这里指蔡襄。文章,这里指书法和诗文。盛,繁盛。司空,指蔡襄曾任的吏部侍郎等职。藻润,比喻文辞华美。这三句诗的意思是:我知道蔡氏家族的文章非常繁盛,又见到司空蔡襄的文采华丽。

后面的几句则进一步赞美了蔡襄的政绩和人格魅力。“六郡良家怀节制,三河闲府慰流逋”,这里的六郡,泛指南京洛阳附近六个州郡。良家,指士族或贵族之家。怀,有。节制,指掌握行政大权。流逋,流亡在外的人。这三句诗的意思是:六郡的良家子弟怀念着蔡襄的控制能力,三河的闲府用他来安抚流落四方的人们。

最后两句则是对蔡襄的高度赞扬。“古求政学优难并,伯益于今赞帝谟”,这里的古,古代。求政学优难并,意思是说古代寻求政治清明、学问优秀的人才是很困难的。伯益,古代贤人。《尚书·舜典》:“伯益作井。”帝谟,帝王的谋略。这三句诗的意思是:古代寻求政治清明、学问优秀的人才是很难做到的,而伯益这样的人却能赞扬帝王的谋略。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通过对蔡襄的赞美,展示了其才华横溢、德才兼备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