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峰下重来路,四眺云霞感昨吟。
浩劫楼台还上界,高真岩洞自中林。
三生誓记丹心在,五岳寻仙白发侵。
幸谢旧盟猿鹤侣,移文莫借北山岑。
重宿三茅道房二首
大茅峰下重来路,四眺云霞感昨吟。
浩劫楼台还上界,高真岩洞自中林。
三生誓记丹心在,五岳寻仙白发侵。
幸谢旧盟猿鹤侣,移文莫借北山岑。
注释:
大茅峰(Máomáo Peak):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重:多次、再度。三茅:指张三丰(1278—1348),元明之际著名道家人物。道房:道教修行场所。大茅峰:即天柱峰。
四眺:四处远望。云霞:云雾和彩霞。感昨吟:因昨天的吟咏而感到感慨。浩劫:指战乱。楼台:指道教的楼台阁宇。还上界:回到天上。高真:指高真教,即道教。中林:中洲、中间的树林。三生:前世、前生、今生。誓记:誓言、诺言。丹心:赤诚之心。五岳:指中国五座名山,这里泛指名胜之地。仙:仙人。幸:幸亏、幸运。旧盟:过去的盟约。猿鹤侣:《庄子·逍遥游》中,庄子梦见自己化为一只神鸟,与猿猴、白鹤为伴飞翔。此处用其意。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重游三茅观时。诗人以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重”字统领全篇,表现了诗人对道教的虔诚信仰及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
“大茅峰下重来路,四眺云霞感昨吟。”诗人重游三茅观时,站在大茅峰下,放眼四眺,只见云雾缭绕,景色优美。他回忆起以前曾经吟诵过许多关于云霞的诗句,不禁感慨万千。
接下来两句:“浩劫楼台还上界,高真岩洞自中林。”诗人感叹眼前的楼台虽然遭受过战乱的浩劫,但仍然屹立在高处。同时,他也想起了道教的岩洞,这些地方都是道教的圣地,充满了神秘和魅力。
“三生誓记丹心在,五岳寻仙白发侵。”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教的坚定信仰和追求长生不老的决心。他认为自己的赤诚之心一直伴随着自己,即使到了晚年也依然不渝。同时,他也一直在追求着道教中的仙道,希望能够得到真正的解脱和长生。
最后两句:“幸谢旧盟猿鹤侣,移文莫借北山岑。”诗人庆幸自己能够得到猿鹤侣这样的朋友相伴,同时也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自己的离开而感到遗憾。同时,他也提醒朋友们不要再去借宿北山的岑岭了,因为那里的风景已经变得很凄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