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菊荒庐旧径微,朱衣今喜谢朝扉。
听声谬曳尚书履,儤直叨承学士闱。
抱叶流萤纷吐焰,惊枝宿鸟暝争飞。
长镵归去岂无计,黄独山中秋正肥。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一〇八二年)任徐州知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在黄州期间,曾游访黄州城外的雄州馆舍、黄州城外的松菊园,写下了这首《次韵子由夜宿雄县馆》诗。

首句“夜宿雄县馆”写诗人夜宿雄县馆舍的情景。
第二句“枕寐忽得诗四句若兆余南归之谶者后三日果闻报”,写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梦见了四句诗歌,这些诗歌好像预示了他将来会南归朝廷。
第三句“朱衣”,指官服,这里指朝士。“谢朝扉”,辞去官职。
第四句“听声谬曳尚书履,儤直叨承学士闱”写诗人听到朝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苏轼有才,有的说他无德。
第五句“抱叶流萤纷吐焰,惊枝宿鸟暝争飞”,写诗人看到树上的萤火虫闪烁不定,地上的鸟雀惊起争相飞走。
第六句“长镵归去岂无计,黄独山中秋正肥”写诗人回到乡下,看到黄独山的秋色已经十分迷人,他不禁感叹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改变现状了。

这首诗通过对雄县馆舍、松菊园、黄独山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个人前途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