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古县鸣琴治,千里长江转饷行。
书剑不妨随客棹,烟花聊复憩仙城。
邹裾岂惮王门曳,蔡屣谁当贤馆迎。
悬想过家应岁晏,片帆应共北鸿征。

诗句释义:

  1. 三年古县鸣琴治,千里长江转饷行。
  • 注释:三年前,我曾在古老的县城中弹琴治理事务,如今千里之遥的长江边,我也开始运送粮食。
  1. 书剑不妨随客棹,烟花聊复憩仙城。
  • 注释:我的书和剑可以随意地跟随船只,在江上漂流,而烟花般的美景也足以让我在仙城稍作停留。
  1. 邹裾岂惮王门曳,蔡屣谁当贤馆迎。
  • 注释:邹国公的衣裾(象征地位)哪里畏惧被拉去王宫?蔡国的鞋子(象征贫穷或失意)又由谁来迎接贤能的馆舍?
  1. 悬想过家应岁晏,片帆应共北鸿征。
  • 注释:我想悬挂过家的愿望应该在今年结束,而我乘坐的小舟也应该与北飞的大雁一同远征。

译文:

三年前我在古老县城里弹奏琴弦治理政事,如今我已远渡长江,开始运送粮食。我的书和剑可以随意跟随船只,在江上漂流,享受着烟花般美丽的景色。我不怕邹国公的衣裾被拉去王宫,也不在乎蔡国的鞋子是否迎接贤能的馆舍。我想悬挂过家的希望在今年结束,而我乘船也要与北飞的大雁一同远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送别虞少尹前往南都兼官衡邸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望。首句“三年古县鸣琴治,千里长江转饷行”回顾了诗人在古县治理政事的三年时光,以及后来因运送粮食而远离家乡的旅程。第二句“书剑不妨随客棹,烟花聊复憩仙城”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旅途但心态轻松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第三、四句“邹裾岂惮王门曳,蔡屣谁当贤馆迎”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身份和境遇的坦然接受,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也不畏惧,而是选择继续前行。最后两句“悬想过家应岁晏,片帆应共北鸿征”则寄托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开阔,既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