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然元不着哀钦,万古谁窥天地心。
地阔风鹏常大海,天空野鸟自高岑。
支离学辨成丝密,易简功亏惧陆沈。
却叹建临无二辙,鹅湖底事戾先今。

【注释】

三舍:指三个朋友,即张载、范仲淹和程颢等。象山兄弟:指陆九渊、陆九龄两兄弟。旧韵见赠:指张载在《遗书·答李宅》中说:“吾道南行,汝其东也。”

先贤意:指陆九渊兄弟的思想。语不无轩轾:谓说话时不偏袒。先贤意:指陆九渊兄弟的思想。次其韵:作诗以酬谢。复之:还以诗酬谢。并以谂之师泉翁:告诉老师泉水翁。

【译文】

三位好友曾以象山兄弟的诗为题进行诗歌创作,我的回答中语言表达并不偏倚,这是先贤们的意思。

天地间广大无垠,谁能窥测到它的本原?

地广风高像海一样辽阔,天空野鸟自由自在翱翔。

支离破碎的学问难以辨析,易简之道却容易使人沉没。

可叹我们无法找到正确的道路,鹅湖的学说为何与先儒相悖。

【赏析】

这首诗是张载对友人赠诗的酬答。诗人首先肯定了三位友人的诗歌创作。然后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语不无轩轾,先贤意也。”接着又指出,虽然“言有轻重”,但是自己还是赞同友人的看法,这正体现了“先贤之意”。“万古谁窥天地心?”诗人认为,天地之间,广大无垠,人们很难看到它的本质;但只要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陆九渊兄弟的诗歌。“地阔风鹏常大海,天空野鸟自高岑。”诗人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个典故,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广阔的天地画面:大地辽阔,像一片大海,天空广阔,像一只鸟儿在高空翱翔。诗人运用这两个典故,既表现了陆九渊兄弟诗歌的气势磅礴,又表现出他们的胸襟开阔、志向远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陆九渊兄弟的敬仰之情。

第三联“支离学辨成丝密,易简功亏惧陆沈”一句,是诗人对两位友人诗歌的评论。诗人认为,两位友人在诗歌创作中,虽然有支离破碎之处,但也因此而更加显得精微细腻;而陆九渊兄弟则过于简单明了,所以容易导致功亏一篑、功败垂成的后果。这一评价既指出了两位友人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的文学主张——反对简单粗暴、追求精致巧妙。最后两句“却叹建临无二辙,鹅湖底事戾先今”,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反思。诗人感叹自己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无法追随陆九渊兄弟的步伐;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鹅湖学说的质疑,认为这是背离先儒的道路而走向极端的错误做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