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压秋绿,水涩藕根香。
昨夜龙沙月,鸳鸯梦薄霜。
秋弯扫蛾翠,生色染丝黄。
为报浔阳客,行云不下堂。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红船压秋绿
  • 红船:红色的船只,可能指代一种特定的文化或艺术形象。
  • 压秋绿:秋季的绿色被红色的船只所压制,形成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画面,暗示秋天的萧瑟与红色船只的生机勃勃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象的独特感受。
  1. 水涩藕根香
  • 水涩:水感到有些涩口,形容水质清冽,带有些许的矿物质味。
  • 藕根香:荷花的根部散发着香气,象征着夏日的清新与荷花的纯洁。同时,“水涩”也暗示了荷花生长在清澈的水中,为诗增添了生态之美。
  1. 昨夜龙沙月
  • 龙沙:沙漠,此处可能是指黄河边的沙漠地带,具有荒凉而神秘的特点。
  • :夜晚的月光,营造出宁静而幽美的气氛。这里的“昨夜”可能是诗人在某个特定夜晚的体验,通过“龙沙月”这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感慨。
  1. 鸳鸯梦薄霜
  • 鸳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栖息。
  • 梦薄霜:鸳鸯在梦中感受到寒霜的侵袭,这里可能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展现了鸳鸯的坚韧与美丽。
  1. 秋弯扫蛾翠
  • 秋弯:秋天弯曲的月亮,形状优美。
  • 扫蛾翠:月亮的光芒扫过蛾子般的荷叶,使其翠绿色更加鲜亮。这里的“蛾翠”可能是对荷叶的一种形象比喻,通过月光的照射,使荷叶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1. 生色染丝黄
  • 生色:赋予颜色以生命力。
  • 染丝黄:黄色的丝线在月光下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这里的“生色”和“染丝黄”可能是对光线和色彩相互作用的描述,展现了月光下万物的绚烂多姿。
  1. 为报浔阳客
  • 浔阳客: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称呼,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者是他所仰慕的人物。
  • 报行云不下堂:用行云流水来形容自己的行为,不拘泥于形式,自由自在。这里的“报行云不下堂”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赞美,表达了他不受世俗礼教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且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和谐流畅,更在内容上表达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