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谓驱车地,长年问鄚州。
席回风四面,珠迥月中流。
剩室新鲛杼,危城隐蜃楼。
鸣榔更伊轧,顿起故园愁。

【注释】

安州:即今湖北黄梅。

鄚州:即今河北沧州。

席回风四面,珠迥月中流:船篷掀起,四周有风;月亮在天上运行,水中倒影也随着月亮移动。

剩室新鲛杼(jiǎo):指新织的布匹。鲛,神话中的鱼名,用来形容水。杼,纺织工具,这里指织布机。

危城隐蜃楼:指沧州城外的高楼阁台,因为海水涨潮而隐藏起来。

鸣榔更伊轧:指船上的人敲打着木鱼,发出的声音更加凄厉。

顿起故园愁:突然产生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首联“岂谓驱车地,长年问鄚州。”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出他对这次旅行目的地是沧州的意外。“岂谓”,表示出乎意料的意思。“驱车”,指驾车。诗人原本以为会去一个他不熟悉的地方,没想到却是去了沧州。“鄚州”,即沧州,一个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城市。诗人对沧州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都不太熟悉,因此才会有这种意外之喜的情绪。

颔联“席回风四面,珠迥月中流。”诗人描述了他在沧州的所见所感。“席回风四面”指的是船篷掀起,四周有风。这里的“风”既是指自然风,也可能是指船上的帆风,诗人通过描绘这个景象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珠迥月中流”则形象地描绘了沧州夜晚的美丽景色,月光如珠子一般从海面上流过。这一联诗不仅展现了沧州的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颈联“剩室新鲛杼,危城隐蜃楼。”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沧州的生活环境。“剩室新鲛杼”指的是沧州的居民们利用当地的资源,制作出了新的布匹。这里的“鲛”,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鱼类,用来形容水。“剩屋新鲛杼”意味着沧州的人们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创造出了很多新的产品。“危城隐蜃楼”则是指沧州城墙之上的建筑被海水覆盖,难以看清原貌。这里的“危城”可能指的是古城,也可能是形容城墙高耸入云。

尾联“鸣榔更伊轧,顿起故园愁。”诗人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鸣榔更伊轧”指的是船夫们在海上敲击木鱼,发出的声音更加凄厉。这里的“鸣榔”可能是指渔民或船夫们的一种生活习俗,也可能是形容他们的劳动方式。“顿起故园愁”则是说,在听到这些声音时,他突然想起了家乡,感到十分的思念和忧愁。这一句诗将他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沧州自然景观和个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沧州的美丽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抒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