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钱依杖,奇探句入囊。
未禁陶令酒,聊借远公房。
辱为藏钩忍,机堪坐隐忘。
禅心醉颇见,倘恕野夫狂。
【诗句释义】
莫参政之子良张山人携酒在天宁寺饮宴,我作为宾客参加了这次聚会。
久居客中,手无缚鸡之力,故常带一杖以自卫。
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想起此酒,故不禁想举杯畅饮。
远公和尚的住所空无一人,因此得以借宿,并在那里饮酒作诗。
被远公和尚称为“忍辱负重”的典故所感动,使我想到隐居山林的机缘。
我醉心于此,似乎能见到禅意。
如果大师能宽恕我这狂野之态,那就请原谅我的狂妄自大吧。
【译文】
久居客中,手无缚鸡之力,故常带一杖以自卫。
陶渊明的《饮酒》让我不禁想举杯畅饮。
远公和尚的住所空无一人,因此得以借宿,并在那里饮酒作诗。
被远公和尚称为“忍辱负重”的典故所感动,使我想到隐居山林的机缘。
我醉心于此,似乎能见到禅意。
如果大师能宽恕我这狂野之态,那就请原谅我的狂妄自大吧。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首联是谦称和自谦语:久客钱依杖,奇探句入囊。诗人说自己久客在外,手无缚鸡之力,只能带把拐杖以自卫,就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像王勃那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而他的诗才也像那“奇探句”,入得囊袋,随时可拿出来吟咏。颔联写与主人欢聚的情景:未禁陶令酒,聊借远公房。陶渊明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名句,这里用典指代隐逸生活;又借古讽今,暗指自己不愿做官、归隐山林的心情。颈联写自己的感慨:辱为藏钩忍,机堪坐隐忘。这里既用典又自比,说自己曾受到贬谪的委屈,但终能忍受;如今远离尘嚣,可以安心地过隐居的生活了。尾联写自己的狂放:禅心醉颇见,倘恕野夫狂。这里既用典又自嘲,说自己虽醉心于禅宗,但并不完全沉溺其中;又自嘲狂放纵诞,希望对方能够谅解。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体现了他狂放不羁的个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