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嫌十口累,伴影独寒灯。
出暂呼官长,归仍似野僧。
得来那一实,受处亦无凭。
莫拟讴谣赠,身今少爱憎。

【注释】:

  1. 吴兴杂兴十首:作者在吴兴(今浙江湖州市)时所作的一组诗,共十首。
  2. 嫌:恨。
  3. 伴影:陪伴着影子。
  4. 寒灯:点着的灯光。
  5. 出暂:外出的时候。
  6. 归仍:回家的时候。
  7. 似:好像。
  8. 得来那一实:指得到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真的。
  9. 受处:受用的地方。
  10. 无凭:没有依据。
  11. 莫拟:不要像。
  12. 讴谣:唱歌。
  13. 身今:现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一盏孤灯,抒发了对名利的厌倦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为嫌十口累”,表达了对家庭琐事的厌恶之情。家中有十口人,生活琐事繁多,令人厌烦。第二句“伴影独寒灯”,则写出了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只有一盏孤单的灯光相伴,显得格外冷清。这里的“寒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状态。外出时,他需要呼告官长;回到家中,又如同野僧一样简朴。这种生活状态使他感到空虚和迷茫,仿佛找不到生活的真谛。第五、六句“得来那一实”,指出了诗人追求名利的过程是虚幻不实的。虽然得到了一些东西,但是无法真正享受到它,因此感到失望。而第七、八句“受处亦无凭”,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受用之处的怀疑。他认为无论在哪里,都无法真正享受,因此不再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莫拟讴谣赠,身今少爱憎”,则是对人生的总结。不要再像唱歌一样地赞美自己,也不要再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因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使得一切都变得不值得留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厌倦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