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明朝是,孤舟病客非。
秋争一夜早,暑可片时归。
怯引青菱镜,衰耽白苎衣。
谁能作桐叶,取次便先飞。
六月尽立秋安庆道中
七月明朝是,孤舟病客非。秋争一夜早,暑可片时归。怯引青菱镜,衰耽白苎衣。谁能作桐叶,取次便先飞。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六月尽立秋”:这句描述季节的更替,意味着夏天即将结束,秋天已经到来。
“七月明朝是”:提到农历七月初十,这是一年之中的某个特定时刻。
“孤舟病客非”:诗人自比为旅途中的病患,形容自己孤独而疲惫的状态。
“秋争一夜早”:秋季的到来似乎比预期的要快,给人一种紧迫的感觉。
“暑可片时归”:虽然暑热仍然存在,但似乎在秋天的来临后,它能够较快地消退。
“怯引青菱镜”:使用青菱(一种植物)作为比喻,暗示自己的脆弱或对外界变化的敏感。
“衰耽白苎衣”:形容衣着简朴,可能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或心境。
“谁能作桐叶”:以桐叶飞翔比喻自己的志向远大和自由自在。
“取次便先飞”: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追求自由的心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自然变化和自身的心情变化。诗中通过对季节变换的描写,抒发了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旅程的感慨。同时,通过自我形象的比喻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由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这首诗不仅具有浓厚的艺术韵味,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