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古僧庐尽,泥深旧径非。
偶然逢宿衲,莞尔露禅机。
宿火拨犹冷,残灯挑尚微。
炊烟处处起,日晏澹忘饥。

【注】普济废寺:指废弃不用的普济寺,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东北。秋空上人:即秋空僧,俗姓李,号秋空,唐代高僧。

译文:
寺庙古老,僧侣的茅屋全都没了,旧时的道路泥泞难行。
偶然遇到一个出家人,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露出了禅宗的智慧。
晚上的宿火还没有完全熄灭,微弱的灯盏仍在闪烁,炊烟四起,日已西斜,我竟然忘记了饥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普济废寺偶遇出家僧人,与秋空上人对饮、论禅而作,表现了作者与高僧的交往和对佛教禅宗的理解与领悟。首句“寺古僧庐尽”,描绘了寺庙的荒凉衰败之景;第二句“泥深旧径非”,点明了道路泥泞难行的状况。接下来三句,“偶然逢宿衲”,“莞尔露禅机”,则展现了诗人与秋空上人的一次偶然相遇,并由此展开了一段对话,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禅学内涵。

秋空上人以禅师的身份出现,他的言语中透露出禅宗的玄机。他向诗人介绍了禅宗的修行方法,以及他对佛法的理解。秋空上人认为,真正的禅修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境界,而是应该注重内心的修炼,以达到心灵的宁静。他认为,禅宗的修行方法不在于形式上的拘泥,而在于心灵上的领悟。只有当人们能够超越世俗的纷扰,回归到内心的本质,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最后两句“宿火拨犹冷,残灯挑尚微。炊烟处处起,日晏澹忘饥。”描绘了诗人在普济废寺的生活情景。虽然夜晚的宿火已经点燃了很久,但依然寒冷刺骨;而那微弱的残灯也难以照亮四周,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然而,周围的炊烟却四处升腾,给这个寂静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温暖。随着太阳慢慢落下,诗人也逐渐忘却了饥饿感,开始享受这难得的清净时光。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秋空上人之间的一段深刻的交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方法的认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