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挹三山紫,聊陪一马骢。
峰奇向背日,江阔往来风。
雨色将衣重,霜威付酒融。
谁言识荆晚,不负白头翁。

侍御荆使君邀登北固作

为挹三山紫,聊陪一马骢。 峰奇向背日,江阔往来风。 雨色将衣重,霜威付酒融。 谁言识荆晚,不负白头翁。

译文:

在侍御荆使君的邀请下,我登上了北固山。在这里,我能够俯瞰到远处的三座山峰,它们如同紫色的云雾缭绕。我也有幸与一匹名叫“骢”的骏马相伴,一同欣赏这壮丽的景色。山峰的形状各异,有的面向太阳,有的背对太阳,阳光从不同的方向照射过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光影效果。而江水宽广无边,风吹过来时,波涛汹涌,仿佛在不断地往来穿梭。

天边的云彩被雨水打湿,变得沉重,仿佛要将人的衣裙都浸湿了。而寒霜降临时,气温骤降,酒意也似乎被寒气所融化。

虽然我已经年过半百,但是这次登山的经历却让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愉快。我不禁感叹,人生能有这样美好的时光,实在是太难得了。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描绘的是一次在北固山的登山之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感慨。首句”为挹三山紫,聊陪一马骢”,便点出了登山的目的和陪伴之物——一匹名叫骢的马。接着,通过对山峰的描述,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诗中多次提及“风”和“云”,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例如,“江阔往来风”不仅描述了江水的流动,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此外,“将衣重”和“付酒融”则通过描绘天气变化对衣物和酒的影响,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谁言识荆晚,不负白头翁”,则是诗人的感慨与自勉之词。在这里,“识荆”一词原本指结交朋友,这里则借指与友人相识。而“白头翁”则是指年纪较大的老人,寓意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然而,尽管年岁已高,诗人却依然珍视这次难得的相聚机会,不虚此行。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才华。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