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文皇三出边,六龙飞雨净烽烟。
天门直向阴山辟,北斗翻从南极悬。
铁马春饥填瀚海,金人秋祭失祁连。
只今何处无廉李,野哭荒村几岁年。

忆昔文皇三出边,六龙飞雨净烽烟。

天门直向阴山辟,北斗翻从南极悬。

铁马春饥填瀚海,金人秋祭失祁连。

只今何处无廉李,野哭荒村几岁年。

注释与解析:

1. 忆昔文皇三出边: 这里“文皇”指唐玄宗。唐玄宗曾三次亲征边疆,平定了多次边境的冲突和叛乱。

2. 六龙飞雨净烽烟: “六龙”是皇帝的象征,这里指代唐玄宗。“飞雨”比喻军队的迅速行动,“净烽烟”则说明通过军事力量彻底清除了战乱。

3. 天门直向阴山辟: “天门”通常象征天意或天命,而“阴山”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山脉。这里表示唐玄宗的军事行动直接指向并克服了北方的困难。

4. 北斗翻从南极悬: “北斗”在古代常被用来象征权威或天道,“南极”则是地理上的极点。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天象,象征唐玄宗的政治智慧和远见。

5. 铁马春饥填瀚海: “铁马”指装备精良的军队,“春饥”表明这是在春天时的情况。“填瀚海”意味着这些军队在荒漠地带进行了长时间的远征。

6. 金人秋祭失祁连: “金人”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唐朝的军队,“秋祭”指的是秋天举行的祭祀活动。“祁连”是甘肃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暗指战争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7. 只今何处无廉李: “廉李”可能是唐代的一位著名将领或官员的名字。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即在今天仍有需要像廉李这样的贤臣来治理的国家。

8. 野哭荒村几岁年: “野哭”指的是民间的哭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荒村”强调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几岁年”则暗示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唐玄宗时期政治军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人民的苦难。诗中的语言富有诗意,既有宏大的战争场景描绘,也有对普通百姓生活状态的细腻观察。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