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夜泊贞女庙,有客一二时相通。
孤蓬倚树鸟惊宿,白露湿衣人在空。
遥怜故乡共明月,独有游子知寒风。
何事长安浑不见,无数浮云北望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南来”句:诗人来到此地后,夜晚在贞女庙停船夜泊。“有客”二句:诗人与二三友人在船上闲谈,时值秋末冬初,天气寒冷,他们互相取暖,十分投机。“孤蓬倚树”二句:诗人以孤蓬比喻自己像飘泊不定的蓬草一样,栖身在船上;又以鸟惊宿形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遥怜”二句:诗人遥望着故乡的明月,思念家乡,独自感受寒风的侵袭。“何事”二句:为什么长安的宫阙都看不见了?因为眼前只见北行途中的浮云。“无数”句:诗人站在船头向北远望。“游子”句:诗人感慨自己就像远离家乡的游子,不知何处是归途。“知”字下得很含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答案】

译文:

南来的客人夜晚停在贞女庙旁的船上,我与几位朋友在船上谈笑,时值深秋初冬,天气寒冷,大家相互取暖,谈得十分投机。孤零零的蓬草依偎在树上,鸟儿惊飞,我只好在空寂中独卧,感到十分孤单和寂寞。遥望家乡,只有那轮明亮的明月陪伴着我,而我却只能在异乡独自感受寒风的痛苦。为什么长安的宫阙都看不见了?是因为眼前只见北行途中的浮云。我站在船头向北远眺,不禁感叹:不知何年才能回到故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旅人在旅途中夜泊于贞女庙时的情景。诗的开头写他与友人们夜泊时的情形。“南来”一句点明地点、时节和诗人的身份。“有客”二句写诗人与友人们在船上交谈时的情状。这时正值秋末冬初,天气寒冷,他们互相取暖,谈得十分投机。“孤蓬倚树”二句写夜泊时的孤独寂寞。诗人以孤蓬比喻自己像飘泊不定的蓬草一样,栖身在船边;又以鸟惊宿形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遥怜”二句写诗人遥望故乡的明月,思念家乡,独自感受寒风的痛苦。“何事”二句写诗人站在船头向北远眺,感叹不知何时能回到故乡。最后两句抒发诗人对仕途失意的悲凉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