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
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
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
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
【注释】
助甫:指诗人的朋友王建。楚,古国名。久:很久。岁,年。屡移:多次移动。渚宫:即渚宫亭子。旌节:古代使者的符节。未应迟:不会太晚。虚劳:白白地劳烦。三湘:指湖南一带。青山九处疑:指九嶷山在湖南一带,因九嶷山有九个峰峦而得名。老去,年纪大了,这里指自己年老体衰。交游:朋友交往。态失:变化无常。怪来,忽然。辞赋:诗歌、文言文和韵文等总称。畏穷知:怕陷入贫困境地而感到耻辱。吴门:今江苏苏州市。耕桑侣:耕田种桑的伙伴。燕台:燕国的故城,今河北易县西北。握手时:指过去在易州(今河北涿州)相会的情景。
【赏析】
《题张祜宅》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在江南的居所闲适无事,后四句写对老友的忆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首联“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两句写诗人在江南的生活悠闲自在。沧江指长江,渚宫指临江的行宫,旌节指使者的符节,未应迟指尚未到秋天,所以没有动身远行的意思。诗人用笔简洁,把江南水乡的风光描绘得十分生动,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优美的江南画卷。
颔联“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两句写诗人对老朋友王建的思念。虚劳指徒然劳烦,白雁三湘,指从洞庭湖飞往三湘大地,因为三湘在湖南境内,所以诗人说它已飞往了湖南。九处疑指九嶷山,因为在湖南境内,所以诗人说是九处。这两句表达了对老友久别的思念之情,但同时又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胸襟。
颈联“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两句写诗人对老友的怀念之情。老去指年老,交游指朋友往来,随态失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态失指变化无常。怪来指近来,辞赋指诗歌、文章,畏穷知指怕陷入贫困而感到耻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王建的怀念之情,也反映出他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尾联“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两句写诗人对过去在易州的相聚情景的追忆。吴门,指现在的江苏苏州。耕桑侣,指耕田种桑的伙伴们。燕台,指燕国的旧都,在今河北易县西北。握手时,指过去在易州相会的情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易州相聚的情景的追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老友王建的怀念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诗人通过写自己在江南的生活悠闲自在,对老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官场仕途坎坷的感慨等内容,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