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铭,原名陈宝箴,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1,卒于公元1900
清江西义宁人,字右铭。
咸丰元年举人。
曾入曾国藩幕府。
授河北道。
创立致用精舍,延名师教授。
光绪二十二年,以荣禄荐,擢湖南巡抚。
在官以开通民智为急务。
努力推行新政,与按察使黄遵宪、候补知府谭嗣同等合作,设立时务学堂、湘报馆、南学会等,兴办电报、轮船、矿务等事业。
并推荐杨锐、刘光第参与新政。
政变后,革职,所营新政皆废。
生卒年:1831-1900
右铭,原名陈宝箴,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31,卒于公元1900
清江西义宁人,字右铭。
咸丰元年举人。
曾入曾国藩幕府。
授河北道。
创立致用精舍,延名师教授。
光绪二十二年,以荣禄荐,擢湖南巡抚。
在官以开通民智为急务。
努力推行新政,与按察使黄遵宪、候补知府谭嗣同等合作,设立时务学堂、湘报馆、南学会等,兴办电报、轮船、矿务等事业。
并推荐杨锐、刘光第参与新政。
政变后,革职,所营新政皆废。
生卒年:1831-1900
【注释】 挽曾纪泽联:挽,即悼词,用来哀悼死者。曾纪泽(1849~1909),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清末外交家,曾先后出使英、法、俄等国。此联是对其逝世的悼念。扬厉声名二十年:扬厉声名,即扬名显声,名声大振。二十年,指其一生。恢先世无外规模:恢,扩大;无外,即无边际。指其一生致力于外交事业,为国家开辟了新局面。绝学号能传墨子:绝学,指博学多闻,精通各种学问。墨子,战国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诗句运用的手法和艺术手法表达的效果。题干“行年至一万八千日;有子为四百兆中雄。”是要求对诗句加以赏析,赏析时注意结合注释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行年至一万八千日”,意思是说:行年到了一万八千天。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梁启超父亲寿辰之长。“有子”,指梁启超。“为四百兆中雄”意为
【注释】 郭嵩焘(1818年—1890年),字伯琛,号松岑,晚号玉池老人,湖南善化人。清朝大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道光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著有《石篑山人诗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等。 “圣哲”:圣明之主,贤哲之人。 “匡时”:纠正时弊。 “绝识”:超凡的见识。 “几先”:在事物发生之前。此处指预先洞察。 “孤忠”:忠诚之心。 “苍昊”:苍天,天空。 “遗编”:指遗留下来的著作。
注释: 挽彭玉麟联:这是一首哀悼彭玉麟的挽联。 得力语:得力的话,这里指彭玉麟的名言。 癖:爱好,喜欢。 癖于诗:喜欢写诗。 癖于画:喜欢画画。 癖于游:喜欢出游。 苍茫:形容湖山景色辽阔无际。堕泪处:令人伤心流泪的地方。 亭榭:楼台。 赏析: 这首挽联是对彭玉麟一生的总结和评价。彭玉麟是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但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答陆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深刻的意境。 诗句翻译: 1. 远载山泉千里外,胜流高致使人思。 2. 罂瓶泻口冲寒色,垒块浇胸洗恶诗。 3. 三峡游踪如昨梦,一瓢陋巷本吾师。 4. 芒鞋素便青峰下,始是波澜不起时。 注释与赏析: 1. 远载山泉千里外:这里指的是从千里之外带来的山泉水。"远载"表示从很远的地方带来,"山泉"则是指清澈甘甜的泉水
谢易实甫赠庐山泉 二十年不踏匡庐径,读画因君系梦思。 饷我新泉分瀑布,瀹将春茗助敲诗。 清流合让支筇客,辟地须寻面壁师。 安得草堂容设榻,一瓯睡足日高时。 【注释】 廿年:二十年。匡庐:即庐山,在今中国江西星子县南。 系梦思:牵挂着庐山的美好景色。 新泉:泉水。 瀹(yuè):煮。 面壁师:指达摩。 安得:哪里能找到。 【赏析】 这首诗是谢易实甫对友人的赠答之作。诗人通过与朋友的书信往来
清江西义宁人,字右铭。 咸丰元年举人。 曾入曾国藩幕府。 授河北道。 创立致用精舍,延名师教授。 光绪二十二年,以荣禄荐,擢湖南巡抚。 在官以开通民智为急务。 努力推行新政,与按察使黄遵宪、候补知府谭嗣同等合作,设立时务学堂、湘报馆、南学会等,兴办电报、轮船、矿务等事业。 并推荐杨锐、刘光第参与新政。 政变后,革职,所营新政皆废。 生卒年
翁端恩是清代的诗人。 翁端恩,字璇华,出生于18世纪末的常熟。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丰富的生活变迁,与多个重要人物有着密切的交往,包括文端公和文恭公等。她的诗词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翁端恩的诗词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她在《长至日书怀》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陈秩五是清代的诗人。 陈秩五,字敦斋,号月航,生于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籍贯位于现在的河南信阳州,即今的信阳市。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在后世广为传颂,对中国古代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介绍陈秩五: 1. 生平背景:陈秩五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道光二十七年中了进士,与沈桂芬、李鸿章、沈葆桢等人同年考中,这在当时的科举社会中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他的仕途并不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