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新水淼漫漫,东望踟蹰思万端。
我自可无衰凤叹,君今仍作卧龙看。
归鸿落照乡心剧,立马浮云岱色残。
岂是剡溪偏兴尽,古来天上聚星难。

【注释】1.渭河:指泾河。2.东望:向东眺望。3.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犹豫不决。4.衰凤:比喻自己才能平庸。5.兴尽:兴味索然。6.剡溪:地名,即今浙江嵊州,为春秋吴王孙武的故乡。7.聚星:指众星拱卫帝王之星。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泾县任职时的一首诗作。诗人以渭水自比,抒发自己的志向与抱负,表达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首句“渭水新水淼漫漫”,描写了渭河之水的波涛浩瀚,形象地描绘出了诗人对前途茫然无措的心情。接着第二句“东望踟蹰思万端”,诗人在渭河岸边徘徊,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这一句中,“踟蹰”和“思万端”两个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

第三、四句“我自可无衰凤叹,君今仍作卧龙看。”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才疏学浅,却并不自卑,而认为自己应该像诸葛亮那样,有远大的志向和卓越的才能。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以及渴望得到重用的强烈愿望。

第五、六、七句“归鸿落照乡心剧,立马浮云岱色残。”描述了诗人在归途中的情景。归鸿象征着他即将返回家乡的迫切心情,而浮云则寓意着变幻不定的政治环境。这一联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政治局势的担忧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最后两句“岂是剡溪偏兴尽,古来天上聚星难。”诗人发出了对政治前途的感慨。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并非仅局限于一个地区或一个时代,而是具有普遍性和长远性的意义。同时,他还指出古代君主需要聚集众多贤才才能成就伟业,而现在政治上却是人才稀少的局面,这使他深感忧虑。

整首诗通过渭水的描述、自我与他人的比较、对政治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历史的借鉴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政治前途的思考与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