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开殿策贤良,第一鹓班侍玉皇。
仙籍谪来唯太白,岁星收去是东方。
西清共识含香吏,中禁仍呼尚玺郎。
最是天颜朝暮接,可能垂省度支章。
送范状元伯祯召入尚宝时君乡大水予方有疏请恤
先朝开殿策贤良,第一鹓班侍玉皇。
仙籍谪来唯太白,岁星收去是东方。
西清共识含香吏,中禁仍呼尚玺郎。
最是天颜朝暮接,可能垂省度支章。
注释:
- 先朝:指前代皇帝,即唐玄宗。
- 贤良:指有才德的人,贤良指的是朝廷中的贤人、君子。
- 第一:第一等,最高等级的官位。
- 玉皇:指皇帝,古代对帝王的尊称。
- 仙籍:指仙人的记录册子,这里用来比喻范伯祯的官职。
- 岁星:古人认为岁星(木星)运行到某个位置,表示某年会发生某种事。这里用来形容范伯祯被贬为东方的官员。
- 西清共识:指在西清宫的共识,暗示范伯祯被选入翰林院。
- 含香吏:指负责宫中文书工作的官员,含香在这里形容他们工作认真细致。
- 中禁:指皇宫内部,这里指宫廷中的事务。
- 天颜:指皇帝的面庞,这里用来形容皇帝的态度。
- 垂省:指皇帝对臣子的询问和关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范伯祯的,当时范伯祯被召入尚宝寺时,诗人正在家乡遭受水灾,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关切之情。
首句“先朝开殿策贤良”,诗人回忆了前朝皇帝开殿策贤的情景,表达了对贤人的尊敬和赞赏。次句“第一鸳班侍玉皇”,诗人称赞范伯祯作为第一等官阶的侍从,侍奉皇帝如同神仙一般尊贵。第三句“仙籍谪来唯太白”,诗人用“谪来”一词来形容范伯祯的官职变动,而“太白”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无法与范伯祯相提并论。第四句“岁星收去是东方”,诗人用“收去”一词来形容范伯祯被贬为东方官员的命运。第五句“西清共识含香吏,中禁仍呼尚玺郎”,诗人描绘了范伯祯在西清宫与众臣达成共识,以及在中禁宫仍然担任尚玺郎(负责宫廷印章事务的官员)的场景。最后一句“最是天颜朝暮接,可能垂省度支章”,诗人感叹皇帝对臣子的关怀,以及自己可能被召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