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桃李遍吴关,竹马胥江望转殷。
第入中兴循吏传,何须北阙諌臣班。
名高不让诸侯美,才大长怜半刺闲。
欲识使君行乐处,千秋今日是龙山。
【注释】
阴阴:茂盛的样子。吴关:指苏州一带,因苏州为吴国旧地。竹马:儿童玩具。胥江:指苏州的西郊,胥江在苏州西南。殷:兴盛。諌臣班:指侍从之臣的行列。半刺闲:指朝廷的官位。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行乐处:游乐的地方,指龙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同僚的,寄给他的儿子,勉励儿子去参加考试,做一名循吏。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儿子的美好祝愿及对他前途的关怀和期望。
首联以桃李满吴关起兴,写友人之子入仕后,将很快成为地方官吏。“阴阴”一词,既形容桃花、李花盛开的景象,又烘托出春色满园的生机盎然,也隐喻了友人之子前程似锦的光明前景。而“遍吴关”则表明友人之子已经踏上了仕途,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颔联紧承前句,继续描绘友人之子入仕后的形象。“循吏传”,指的是有关政绩突出、德高望重的地方官员的传记;“北阙諌臣班”,则是说那些侍奉皇帝身边的文臣武将们纷纷前来祝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友人之子的非凡才能和崇高地位,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成功。
颈联进一步赞美友人之子的才华横溢,与诸侯相比毫不逊色。这里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更加浓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之子的期望和鼓励,希望能够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尾联则用“千秋今日”这一时间概念,寓意着友人之子将会在未来的岁月里,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之子的祝愿和期许,希望他在未来的仕途上能够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整首诗以桃李满吴关开篇,借景抒情,通过对友人之子入仕后的种种景象进行描绘,表达了对友人之子的祝福和鼓励。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之子才情的赞赏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