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忆东方千骑尊,羡君仍拥五熊幡。
城西渑水能为酒,槛外云山可作门。
避舍盖公应自好,观风季子欲谁论。
如闻台使豋临地,洗石重拈旧墨痕。

【解析】

“盖仆三十年宦游地”,盖仆,指袁子年。盖仆三十年,即袁子年在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为官三十余年的时间。宦游地,指青州。

“也曾题诗刻石云门山”,云门山,在山东临胸县东北,有云门岩、云门寺等景点。也指袁子年的《咏云门山》一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云门山的赞美之情。

“侍御毛君近为亭覆之”,侍御,指唐宋时期皇帝左右的侍从官员。毛君,指毛滂。为亭覆之,意为毛滂在云门山修建亭子。

“曾忆东方千骑尊”两句,写袁子年与毛滂的交往。千骑尊,形容气势雄壮。东方,指毛滂。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曾想起你曾像东方的千军万马一样尊贵,现在却仍拥着五色旗幡。

“城西渑水能为酒”,渑水,在今河南省陕县西南。《汉书·地理志》:“河南郡渑池……渑水出焉,东流注于雒。”这里指黄河支流渑池河的水。能为酒,意思是说渑池河水甘美,可以酿酒。

“槛外云山可作门”句,写袁子年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槛外,指袁子年居住的地方。云山,指云台山。可作门,意思是说云台山如一道大门,可以挡风遮雨。

“避舍盖公应自好,观风季子欲谁论”两句,写袁子年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避舍盖公,指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张衡。盖公自好,意思是说他喜爱隐居的生活。观风季子,指春秋末期齐国大夫管仲。季子,指管仲的字。欲谁论,意思是说想和谁讨论。这两句的意思是:隐居生活应该是一种乐趣,而隐居者又何必一定要谈论什么?

“如闻台使豋临地”两句,写袁子年对于朝廷的思念之情。台使,指御史。豋,同“蹑”。临地,指亲临青州。豋临地,意思是说朝廷御史莅临青州。洗石重拈旧墨痕,意思是说重新拿起笔来书写。这两句的意思是:听说有御史前来巡视青州,我不禁想起了当年在青州任职的日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诗是袁子年到青州任上时所写。诗中抒发了自己对青州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现实。

首联写袁子年曾在青州为官三十年之久,对青州怀有深厚的感情。盖仆三十年宦游地,也指青州。云门山在青州临胸县东北,有云门岩、云门寺等景观。也指袁子年的《咏云门山》一诗。侍御毛君近为亭覆之,毛滂为云门山修建亭子。

颔联以云门山为背景,写出了云门山的美景。曾忆东方千骑尊,羡君仍拥五熊幡。城西渑水能为酒,槛外云山可作门。云门山地势险峻,又有云气缭绕,故称云门山。这两句的意思是:曾经想起你曾像东方的千军万马一样尊贵,现在却仍拥着五色旗幡。城西渑水可以酿成美酒,槛外云山可以作为城门。

颈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避舍盖公应自好,观风季子欲谁论?盖公指的是东汉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张衡。他喜欢隐居的生活方式,所以当权贵来临时,他会避开他们;季子则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管仲的字。季子善于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并加以总结,所以当权贵来临时,他想和他们讨论问题。这两句的意思是:隐居生活应该是一种乐趣,而隐居者又何必一定要谈论什么?

尾联写自己对于朝廷的思念之情。如闻台使豋临地,洗石重拈旧墨痕。台使指的是御史,豋,同“蹑”。临地,即亲临某地。豋临地,意思是说朝廷御史来到青州巡视。洗石重拈旧墨痕,意思是说重新拿起笔来书写。

全诗通过描写自己在青州为官的经历以及怀念云门山美景的心情,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朝廷的思念之情,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