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长在天,碧泉长在山。
谁怜卓锡后,宛转向人间。
【注释】
碧:青翠。云:山名,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南。寺:佛寺。卓锡(zhe):僧人到寺庙后,投下衣钵(梵语的译音)作为施主。后:指佛教徒修行圆满后。宛转:弯曲、曲折。人间:指凡间世俗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江南名胜天目山时所作。诗人先写碧云山的景色,接着写僧人卓锡受戒后的去向,最后写僧人入山后的所见所感。
第一句“碧云长在天”,以“碧”字形容碧云山,写出了山的秀丽。“长”字则表明它高耸入云,巍峨壮观。这一句既写了山,又写了云,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第二句“碧泉长在山”,承上句而来,描写了山中的清流碧泉。“长在”二字,写出泉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特点。“碧泉”二字,点明了山中的清泉的颜色和特点。
第三句“谁怜卓锡后,宛转向人间。”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自从卓锡受戒之后,便不再留恋尘世的生活,而是像天上的白云一样自在地飘荡于人间。“谁怜”二字,表达了对僧人的同情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名利看轻的思想感情。
此诗以写山、写景为主,但通过写碧云山的景色,也表达了出家人远离红尘俗世,追求超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