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有华胥国,北有拘卢州。
那堪此中住,耐可少时游。
【注释】
“杂题”:即随笔所写,不拘一格。
华胥国:《山海经》中记载:“华胥履水,生伏羲。”后因以“华胥”为神话中的国家名。
拘卢州:拘卢,传说中西方的乐土。
那堪:哪能。
耐可:暂且可以。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之作。诗的前两句是说,在秋天无事时偶尔有纸笔,就随意挥洒,如风扫落叶一般自然,因此称之为杂题。
首句用“入秋”二字点明题旨,次句以“案头偶有纸笔”说明写作的环境与心情。“偶有”,指偶然遇到。“随意”,指随手写出,不加思索。“辄书”即随手书写的意思。“如风扫华”,意思是说,作者随手写下的内容如同一阵风一样,轻轻掠过纸面,不留痕迹地飞走了,这表现出作者潇洒自如的写作风格。“不伦不理”,是形容文字写得随意洒脱,没有拘束,不受拘束的样子。
后两句是说,既然这样,那么在华胥国或者拘卢州里随便住上一段时间,又怎么样呢?“那堪”是说哪里能够,表示否定;“此中住”指这里居住,这里指代华胥国和拘卢州。“耐可少时游”,是说暂时到这里住上一两天,也是可以的。“少时游”指短暂的停留。“住”字承上启下,既承接上文的“此中住”,“耐可少时游”也就顺理成章了。
整首诗歌表现了一种闲适、超然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