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阖兵戈乌夜啼,蓟门禾黍雉朝飞。
北人愁北欲南去,南人愁南不敢归。

【注释】

  1. 阊阖:指京城长安。2. 兵戈:兵器和战争。3. 乌夜啼:指夜晚乌鸦叫得很凄惨,暗喻战乱。4. 蓟门:指北京的城门。5. 禾黍:泛指庄稼。6. 雉(zhì)朝飞:指野鸡早晨飞起来。7. 北人愁:指北方的百姓因战乱而愁苦。8. 欲南去:想向南逃亡。9. 南人愁:指南方的人们因为战乱而感到愁苦。10. 不敢归:不敢回故乡。
    【译文】
    京城长安被战事搞得一片混乱,夜里乌鸦叫得凄厉,仿佛在为战争哭泣,蓟门一带的庄稼被战火摧毁,野鸡也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散。北方的人因为战祸而痛苦哀鸣,想向南逃亡;南方人则因战乱而愁苦,却不敢回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王建生活在唐代中叶,他目睹了唐帝国的内忧外患和百姓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多有关注社会民生、表达对国家民族忧虑之情之作。《即事偶成》就是其中一首,全诗通过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国难的深深忧虑之情。
    首联“闾阖兵戈乌夜啼,蓟门禾黍雉朝飞”,以京城长安和蓟门的战乱景象起兴。京城长安被战事弄得一片混乱,夜里乌鸦叫得凄厉,仿佛在为战争哭泣,蓟门一带的庄稼被战火摧毁,野鸡也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散。这一联描写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颔联“北人愁北欲南去,南人愁南不敢归”,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因战乱而痛苦哀鸣,想向南逃亡。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国难的深深忧虑之情。
    整首诗通过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达了作者对国难的深深忧虑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