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愁深金粉词,一溪春涨曲尘丝。
柔条已是无拘管,惭愧东风特地吹。

【注释】凌霄花:一种植物,其茎细长如丝,故名。

“六代”二句:六朝(公元420~589年)时,金粉词盛行,此指当时流行的艳词。一溪春涨指春雨滋润的溪水上涨,曲尘丝形容溪水中的泥泞如同被搅动的尘土。这句意谓,六朝时的艳词如今已无济于事,只能让人徒生伤感而已。柔条已经是自由自在的了,东风却偏偏要特别地吹过它们,这又有何用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凌霄花”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六朝繁华、风流韵事的追怀与感慨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身处乱世而不得志的悲愤和失落之情。全诗构思巧妙,寓意深刻,情调沉郁。

首联“六代愁深金粉词,一溪春涨曲尘丝。”起笔就写金粉词的衰落,暗喻了作者自己的身世。“六代”“一溪”都是虚指,暗喻着作者所处的时代。“愁深”是说六朝时文人的哀乐之情。“金粉”、“曲尘”是两个关键词语,分别指代了六朝时期的华丽辞藻和曲调。这里通过“金粉词”的衰落来隐喻自己的处境。

颔联“柔条已是无拘管,惭愧东风特地吹。”颈联“六代愁深金粉词,一溪春涨曲尘丝”,两句中都有“六代”这个关键词语,但意义不同。“六代”是实指,是指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六代愁深”则是虚指,是说六朝时代的文风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变得空洞无物了。这里的“愁”字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曲尘丝”是说溪中泥土被春雨打湿后,像被搅动的尘土一样漂浮在水面上,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这道美丽风景的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尾联“柔条已是自由自在了,东风却偏偏要特别地吹过它们,这又有何用呢?”这一句是诗人的自问自答。他感叹自己虽然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但却无法像那些花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因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他仍然需要不断地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因此,尽管春风已经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诗人却感到有些失望和沮丧。

这首诗通过对凌霄花这一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摆脱名利的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同时,诗人也呼吁大家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让美好的事物消逝在岁月的长河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