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股肱吾倦游,上书谒告行且休。
世上浮荣沾即厌,不将名姓托曹丘。

第一首:

河东股肱吾倦游,上书谒告行且休。

注释:在河东地区担任重要官职的我厌倦了游历的生活,上书朝廷请求告老还乡,暂且休息一下。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活、渴望归隐的情感。”河东股肱吾倦游”,诗人自称为“河东股肱”,即地方上的支柱和骨干,但厌倦了游历的生活,想要回到家乡休息。这里的“倦游”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上书谒告行且休”,诗人上书朝廷,请求告老还乡,暂且休息一下。这里的“谒告”一词,既体现了诗人的谦卑,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担忧。

第二首:

世上浮荣沾即厌,不将名姓托曹丘。

注释:世间的浮华荣华一旦得到,就会感到厌烦;我不会把姓名托付给曹丘子。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不屑一顾。”世上浮荣沾即厌”,诗人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短暂的,一旦得到就会感到厌烦。这里的“浮荣”一词,既揭示了诗人对世俗荣华的不屑,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淡泊。”不将名姓托曹丘”,诗人不会把自己的姓名寄予曹丘子。这里的“曹丘”一词,既可以理解为指代曹丘子,也可以理解为指代自己,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

第三首:

燕赵悲歌最可听,他乡作客未为情。

君恩若许归田里,敢望君恩且养生。

注释:燕赵地区的悲歌最为感人,他乡作客并不是什么值得伤感的事情。如果能够得到陛下的恩典允许我回到田里,我不敢奢望更多的恩宠,只希望陛下能给我一个养老的机会。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朝廷恩典的渴望。”燕赵悲歌最可听”,燕赵地区的悲歌最为感人,这里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燕赵大地,那里的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歌声中充满了悲凉和哀怨。”他乡作客未为情”,诗人在异乡作客并不觉得伤感,可能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远离家乡的生活,或者他认为在外游历也是一种历练。”君恩若许归田里”,如果能够得到陛下的恩典允许他回到田里,这是诗人最大的愿望。这里的“归田里”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敢望君恩且养生”,诗人不敢奢望更多的恩宠,只是希望陛下能给他一个养老的机会,这里的“养生”一词,既反映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也暗示了他内心的谦逊和感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