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碧泓停一镜开,探瓢欲酌更迟徊。
孤峰倒插青莲影,疑是真人坐叶来。
《太乙池》
浅碧泓停一镜开,探瓢欲酌更迟徊。
孤峰倒插青莲影,疑是真人坐叶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
- 浅碧泓停一镜开:描述池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镜子平静地映照着周围的景色。”浅碧泓”指的是清澈的池水,”一镜开”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如同开启的镜子,反射出周围景物的景象。
- 探瓢欲酌更迟徊:诗人手持瓢尝试从池中舀取水,但由于水中有杂质或不清澈,导致无法顺利舀起,表现出一种犹豫和迟疑的态度。
第二句:
- 孤峰倒插青莲影:描绘了远处山峰的独特形态,山峰如同一座独立的岛屿般矗立在水面之上,而山峰上似乎生长着青莲,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倒影。这里的”孤峰”和”青莲”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 疑是真人坐叶来:这里的”真人”可能是指仙人或者修行者,他们常被描绘为居住在高山之中。”坐叶来”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峰仿佛是一位仙人坐着休息时留下的树根,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超凡脱俗的氛围。
第三句:
- 孤峰倒插青莲影:通过重复使用”孤峰”和”青莲”等词汇,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同时,”倒插”一词也暗示了山峰的形状独特且与众不同,给人一种奇特和新颖的感觉。
- 疑是真人坐叶来: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山峰的超凡脱俗和神秘感。它不仅表达了对山峰的欣赏和赞美,还引发了读者对于仙境般的想象,使整个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第四句:
- 孤峰倒插青莲影:通过再次强调山峰的形状和特点,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山峰的独特魅力。同时,这句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 疑是真人坐叶来:这句话将整个画面推向高潮,使读者不禁产生联想,认为那些看似普通的山峰可能隐藏着仙人的痕迹。这种联想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总结
《太乙池》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传达出了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