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持律让宣公,何事贪它天食供。
身后拟归慈氏院,眼前不见西来宗。
【注释】
古来:自古以来;持律:主持律令,即执法。让宣公:指晋宣帝司马懿。何事:为什么。贪他:贪图它。天食供:天上的供物。身后拟归慈氏院:死后想回慈氏院去。慈氏院:佛教寺院名。西来宗:从西来。西来:指印度。
【译文】
自古以来,执法的人都是让给宣帝司马懿的,我为什么要贪图天上的供物呢!
我想死后回去慈氏院,眼前却看不见西来宗。
【赏析】
此诗为作者退居后所作,反映了其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法的执着。
首句“古来持律让宣公”。宣公:指晋宣帝司马懿。《晋书·宣帝纪》说他“性严明,有法度”。《世说新语·术解篇》载:“王丞相(导)与谢安共登北楼,俄而天云昼合,俄顷风起。安笑曰:‘今之楼阁,当出古时之上。’丞相目之曰:‘将无以过古人邪?’”据此,可知司马懿是位执法严正的君主,但诗人在这里却用反语赞扬了他。
次句“何事贪它天食供”。“食供”,即供品。这句诗表面是说,自己不羡慕什么天食供,实际是说,自己不贪慕权势富贵,所以不受司马氏的笼络。
第三句“身后拟归慈氏院”。“慈氏院”,指慈氏寺,在浙江杭州。这是说,死后要回到慈氏寺去。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不慕名利,甘于淡泊,决心归隐佛寺。
末一句“眼前不见西来宗”。“西来宗”指从印度来的和尚。“不见”,是说看不到从印度来的和尚了。这里既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也透露了对佛法的向往。
这首诗写于宋孝武帝时。据传,孝武帝曾梦见神人,神人对他说:“卿今欲得道,当学老子五千言。”于是孝武帝就向道士陶弘景求《道德经》。陶弘景不肯给,就说:“上命难违。”并说:“吾受符命,非关吾意。”结果被孝武帝逼得只好把《道德经》送给他。从此,陶弘景便隐居丹阳句容县茅山,潜心修道炼丹、著述讲学,成为道教史上一位著名的高士。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