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鳞不起静无风,倒写青天入镜中。
两岸青山带楼阁,何人不道水晶宫。

【译文】

纤薄的鱼鳞不起波浪静无声,倒映着青天如同在明镜中。两岸青山环绕楼阁,谁能不赞叹这里是水晶宫。

【注释】
①纤鳞:细小的鱼。
②倒写:倒映。
③何人:指谁。
④水晶宫:这里比喻天镜潭。

【赏析】
“水清鱼读天”,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的天镜潭,清澈见底,水中鱼游动时,仿佛在诵读天空。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天镜潭的宁静和美丽。

“纤鳞不起静无风”,这是对天镜潭环境特点的描绘。在这里,诗人用“纤鳞”来形象地描述了水中小鱼的状态,它们在水中悠闲地游动,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同时,“静无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天镜潭的环境安静、宁静的特点。

“倒写青天入镜中”,这是对天镜潭景色的独特之处的描绘。诗人将“倒写青天”与“入镜中”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在这里,天边的天空仿佛被倒置过来,而它的影子却清晰地映照在水面上,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两岸青山带楼阁”,这是对天镜潭周边环境的描写。诗人通过“两岸青山”、“楼阁”等词语,描绘出天镜潭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青山环抱、楼阁林立的美丽画面,同时也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氛围。

“何人不道水晶宫”,这是对天镜潭美誉度的评价。诗人以“水晶宫”来形容天镜潭的美丽,这不仅赞美了天镜潭的自然之美,也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天镜潭的美丽不仅吸引了诗人,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和赞誉。

整首诗通过对天镜潭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细腻的观察、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