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毅秀弱冠,扬策振天路。
中踬乃益习,晚柄谐所遇。
威伸七纵略,功成五月渡。
壮心寄隐迹,坐惜齿龄暮。
【译文】
四十岁的时候写了《咏高太史启》:襄毅秀弱冠,扬策振天路。
中踬乃益习,晚柄谐所遇。
威伸七纵略,功成五月渡。
壮心寄隐迹,坐惜齿龄暮。
【注释】
四十:指年龄四十岁。
襄毅秀弱冠:襄毅,即襄毅侯,名王襄;秀,即秀士,泛指有才学的人;弱冠,是古代男子行冠礼的年华,这里代指四十岁。
扬策振天路:扬策,扬起马鞭,鞭策马匹;振天路,振奋精神,奋发向前。
中踬乃益习:中踬,指遭受挫折;乃,于是;益,更加;习,习惯、适应;中踬乃益习,遭遇挫折后更能够适应和适应环境。
晚柄谐所遇:晚柄,指晚年的事业;谐,合得来;所遇,指事业或机会。晚柄谐所遇,指晚年的事业能够合得来。
威伸七纵略:威,威风;伸,施展;七纵略,即七纵八横的谋略;威伸七纵略,指施展威风,施展计谋。
功成五月渡:功成,指事业成功;五月渡,即五月份渡过长江,泛指事业取得成功。
壮心寄隐迹:壮心,指壮志未酬的豪情壮志;隐迹,隐居不出;寄,寄托;隐迹,指把雄心壮志寄托在隐居之中。
坐惜齿龄暮:坐,因;惜,珍惜;齿龄暮,指年纪已老;坐惜齿龄暮,指因为年纪已老而珍惜光阴。
赏析:
这是一首四句诗,每一句都是对一个方面进行描述。前两句描述了一个人在四十岁时,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的勇气和决心都在他的言行举止中得到体现。
中间两句描述了这个人在遭遇挫折之后,他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他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他能够更好地适应和面对各种挑战。
后面两句则描述了这个人在晚年时,他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的生活状态也得到了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描绘,展现了一个人的一生。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