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践华显,秉性乃恬易。
杜门饮醇酒,口不谈世事。
一遇鼎革间,铿然践坚议。
天怒百不回,秋风有归计。
【注释】
四十咏高太史启:指唐代高适的《登高》诗。毛公,即杜甫。《华严经》中说“毛公”,又称为佛毛,是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的化身;“佛祖”即释迦牟尼。“佛祖”在佛教中是最高的神。“华显”,即花光,喻指佛光普照。“秉性乃恬易”,意谓他生性恬淡平和。“鼎革间”,即改朝换代之际。“铿然践坚议”,意谓他刚毅坚定地议论国事。“天怒百不回”,意谓他的议论激于义愤,连上天也为之动怒,而决不回头。“秋风有归计”,意谓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希望早日为国效力。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以咏史抒怀的形式写诗人对高适的赞赏之情。诗的前四句赞美高适的品格和才能,后两句赞扬他的政治见解和远大抱负。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厚,富有激情。
首联写高适为人处世的特点:性情恬淡平和,不图名利,安贫乐道。颔联写高适不慕荣利,隐居自守。颈联写高适敢于直言,不畏强权,敢犯龙颜。尾联写高适胸怀壮志,关心时局,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并有建功立业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