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破名相,此图空在卷。
譬如阿闪国,一现不再现。
若破名相尽,无见无无见。
百亿须弥峰,峰峰入师眼。
余本峰中人,焉能睹峰面。
倘师为竖拂,翛然已忘辨。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 诗句解析
  • “有上人者号景峰”:描述了一位名叫景峰的上人。
  • “意为念其师也”:表明作者想要表达对景峰老师的思念之情。
  • “乃至作图日寓目毋乃执有乎为成数语聊以示规”:描述了制作图像以供人们观看的行为,以及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自己的教导和规范。
  • “若不破名相,此图空在卷”:表达了如果不打破传统的观念,这幅图像就只能是形式而无法传达真正的意义。
  • “譬如阿闪国,一现不再现”:用阿闪国的例子说明了事物的短暂和不可重复性。
  • “若破名相尽,无见无无见”:进一步强调了一旦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就看不到事物的真实面貌。
  • “百亿须弥峰,峰峰入师眼”:描述了一幅巨大的须弥山图像,每一座山峰都仿佛进入了老师的视野。
  • “余本峰中人,焉能睹峰面”:表示自己虽然身处高峰,但无法真正看到山峰的全貌。
  • “倘师为竖拂,翛然已忘辨”:如果老师能够做到“竖拂”,那么他就能够超越世俗的纷扰,忘记辨别。
  1. 译文
    有上人者号景峰,意在其师也,遂作图日寓目,毋庸执有乎为成数语聊以示规。若不破名相,此图空在卷,譬如阿闪国,一现不再现。若破名相尽,无见无无见,百亿须弥峰,峰峰入师眼。余本峰中人,焉能睹峰面。倘师为竖拂,翛然已忘辨。

  2. 关键词注释

  • 上人:指景峰。
  • 号景峰:名字。
  • 意在其师也:意思是想表达对景峰老师的感情。
  • 日寓目:每天观看。
  • 毋庸执有乎为成数语聊以示规:不需要执着于有形之物,用言语来传达自己的教导和规范。
  • 破名相:打破传统观念。
  • 百亿须弥峰:形容山非常大,多到无法计数。
  • 竖拂: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禅修方法,即放下所有世俗的执念,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图像来表达了景峰老师的形象和教导。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百亿须弥峰”和“竖拂”等,这些意象都富有深意。诗人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向读者展示了对景峰老师的深深敬仰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老师的思念,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困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