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罅五色石,下注昆仑丘。泓然万顷玻璃秋,坼为两派江河流。
再画中原膏九州,蒸云噏日元气浮。初分一线莲花边,要种白璧浇蓝田。
但看错落琼珠圆,往往上接沧浪天。君不见康王谷头吐勺水,敢道人间第一泉。

亚泉行吴仲子索也

王世贞咏赞神奇之水

谁罅五色石,下注昆仑丘。泓然万顷玻璃秋,坼为两派江河流。

再画中原膏九州,蒸云噏日元气浮。初分一线莲花边,要种白璧浇蓝田。

赏析:

《亚泉行吴仲子索也》是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昆仑山的壮美景色和江河的奔腾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的开篇“谁罅五色石,下注昆崙丘。”通过对昆仑山的描写,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昆仑山作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名山之一,以其高耸入云、巍峨壮丽著称。诗人通过“谁罅五色石”这一意象,巧妙地引出了昆仑山的独特之处,暗示着山体中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同时,“下注昆崙丘”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昆仑山与大地相连的紧密关系,仿佛大地之母孕育出了如此壮丽的山峰。

“泓然万顷玻璃秋,坼为两派江河流。”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江河的浩渺和壮美。万顷玻璃般的河水在秋天显得格外清澈透明,如同一块巨大的玻璃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而当河水被分为两派时,便形成了两条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江河。这些江河不仅滋润着周边的土地,还为人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再画中原膏九州,蒸云吸日元气浮。”这两句则将目光转向了中原大地。诗人通过“再画中原膏九州”一句,描绘了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而“蒸云吸日元气浮”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和云雾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机。

《亚泉行吴仲子索也》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昆仑山和江河等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