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缆牙樯万里游,天吴海若翼王舟。
襄城七圣空迷辙,弱水三山未稳流。
塞北风云连朔漠,周南节钺自公侯。
两京角立分形势,居重还须扼九州。
南都
锦缆牙樯万里游,天吴海若翼王舟。
襄城七圣空迷辙,弱水三山未稳流。
塞北风云连朔漠,周南节钺自公侯。
两京角立分形势,居重还须扼九州。
译文:
在南方的都城中,
锦船和牙旗象征着万里的游历,
天吴和海若都是神话中的大鱼,
它们为君王的船只提供庇护。
虽然襄阳的七位圣人已经离开了这里,
但弱水三山却依然动荡不定。
塞北的风云变幻莫测,
而周朝的权臣却依然掌握着权力。
两座都城的角力,都是为了分掌天下的局势,
然而要想稳固地位,还需要把握住整个国家的命脉。
注释:
- 南都: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区域,特指南京(古称金陵)。
- 锦缆牙樯:用华丽的装饰物作为锚绳和桅杆,形容船只装饰华丽。
- 天吴: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大鱼。
- 海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大鱼,也是天吴的一种别名。
- 襄城七圣: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襄阳七贤,他们曾经聚集在襄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 弱水三山: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弱水和三座仙山。
- 塞北:指的是中国的北部边疆地区,通常用来泛指北方地区。
- 周南:古代中国地区的代称,这里用来泛指南方地区。
- 节钺:古代帝王所持的兵权象征,这里用来泛指拥有军权的人。
- 两京:指南京和北京两座都城。
- 角立:比喻双方力量相当,势均力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南都的辉煌景象和历史遗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担忧。诗中的“锦缆牙樯万里游”,形容南京(古称金陵)的繁华与美丽,以及船只上的华美装饰。“天吴海若翼王舟”则通过神话中的天吴、海若等形象,赋予船只以神秘的力量,象征着君王的权力和威严。
接下来的两句“襄城七圣空迷辙,弱水三山未稳流”,则是对襄阳七贤的怀念和对弱水的神话传说的描绘。这里的“襄城七圣”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襄阳七贤,他们在襄阳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弱水三山未稳流”则可能是对神话传说中弱水和三座仙山的描述,暗示着这些地方的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塞北风云连朔漠,周南节钺自公侯”,则是对北方和南方两个都城的描写。塞北的风云变幻莫测,而周南则相对稳定,拥有一定的权力。这里的“节钺”指的是军权的象征,也暗指了拥有军权的人们。整首诗通过对比南都的繁华与北方的动荡,以及对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忧虑。